第136章新政改革(2/3)

作品:《穿越1879

会追上自己,以前她一生气,李经述就会追上去。但这一次,李经述没有追过去,反而捡起地上的围棋子,对段祺瑞说:“来,我们继续下棋。”

李经述没有追来,容雪以为李经述不在意她了,委屈得脸上流下两行热泪。

段祺瑞这时气已消了,倒有一点尴尬,问李经述:“大哥,你真不追出去?”

李经述道:“下棋吧。有时女人头脑发热,让她一个人呆着就好,未来的时间,会证明谁对谁错!”

不久,李经述便举行信任总统的就职典礼。那天,北海旁的勤政礼堂中,高朋满座,一片欢声笑语。

在大殿外的院中,铺了鲜红的地毯,在地毯一头,搭建了翠柏扎着的礼树,旁边飘扬着五色旗帜,站立着整齐威武的北洋军队。八百多位国家议员、部委总长,各省主席、北洋新军的高级将领都齐聚一堂,参加李经述的就职典礼,还有应邀前来观礼的二十多国公使,满族、蒙族、回族、藏族代表,他们基本上已经剪了辫子,戴着礼帽。

就职仪式开始,军乐队奏起了共和国的国歌,梁启超将总统誓词双手递给李经述。李经述接过誓词,信步走到台前。他那天一身戎装,腰佩军刀,上身挺得笔直,辫子也剪了,双目炯炯有神,唇边留着德国皇帝威廉式的短胡须,让人肃然起敬。议员们和军政代表们向着他为中心,站立围成了一个半圆。

礼炮响过108响之后,李经述双手捧着誓词,开始宣读:“共和国建设造端,百废待治,本人深愿竭其能力,发扬共和之精神,涤荡*之瑕秽,谨守宪法,依国民之愿望,达国家于安全强固之域,俾五大民族同臻乐利,凡兹志愿,率履弗渝。”

念完,李经述并不满足照本宣科,脱稿讲到:“共和为最良国体,世界之所公认。今由帝政一跃而跻及之,实诸公累年之心血,亦共和国无疆之幸福。嗣后一切设施。自应谨遵法律办理,以法治为根基,以守法为要议,使中国成为强大之国家。为四万万同胞谋取无穷之幸福。”

院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两名喇叭上前敬献了洁白的哈达。李经述戴上后,继续说:“我不否认,我们中国现在是忧患重重,我更不否认我们建国前途,是十分艰巨,民主的基础条件,还是薄弱。但是时代的力量,已使我们向民主宪政前途里程碑迈出了第一步。尽管横在面前的还有汹涌的波涛,而我们必须迈步前进,任何困难不能阻挠。”

掌声又一次响起,李经述面色沉重,接着说:“我不否认,每个地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私利和私欲,每个人都有,每个家族都有,但是,现在国家譬如一条在惊涛骇浪中行驶的大船,大家必须合力,才能避免船搁浅。现在施行的军政,我知道很多人不满意,但民主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尤其是共和民主,美利坚施行共和一百多年,黑人和土著还没有选举权,排华法案依然存在。由军政到训政,再到宪政,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财政改革、土地改革、经济改革、教育改革、军事改革。都要一步一步进行。我也希望中国能一下子就成为民主、富强、文明之国家。但是,血和泪的教训告诉我们,路还是得一步步走,我希望诸位多一些耐心,则中国一定会走向宪政。如果谁鼓吹暴力,破坏大局,不管以什么名义,都将实为人民公敌!就职典礼结束后,拜托各位各行其职,共度时艰,将中国建设为亚细亚第一强国而努力奋斗。”

讲完之后,议员、各部总长和各省主席和代表纷纷再次鼓掌,李经述鞠躬感谢。军乐再次响起,典礼结束,举行欢迎宴会,李经述走下去,和他们一起庆祝。

当场,中国和英国、美国等国家签订了合作备忘录,引进了一大批外国专家,特别是美国专家。

这时的美国,对中国没有什么领土野心,也没有多少殖民利益,相反,对这个新生的共和国十分友好,不仅低息贷款给中国五百万美元,还派了大批专家来华,包括经济专家、农业专家,指导中国改革。

内阁总理盛宣怀和财政总长席家栋也是搞经济的好手,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出台了《国币条例》,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了币制,全国都统一用银元,银元的正面是共和国第一任总统李鸿章的头像,背面是共和国国旗五色旗图案。

这次币制改革,政府要求各省流通的旧币和纸钞按比例兑换,按每人一块银元计算,全国大概发行了四万万银元的新币。尽管政府回收回来的很多地方的旧币,比如银两成色不足,有的短斤少两,但因为有日本的三千三百万两白银的战争赔款,席氏家族说服了上海金融界还有各国洋行的支持,席家栋还成立了的国家银行,发行了五年期、十年期的国债,筹措了两亿元的资金。

个别地方钱庄和票号不服从改革的,军政府出面枪毙了钱庄的老板,比如冯国璋就在山西枪毙了两个钱庄的老板,将他们的财产充公,议员们意见很大,李经述也只是电令冯国璋“下不为例!”因为李经述知道,非常时期,就要用非常之法。这时候,*制度可以显示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到1896年3月,中国的币制改革顺利完成。然后,政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1879 最新章节第136章新政改革,网址:https://www.dushuwo.net/1/1817/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