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议兵(1/2)

作品:《魏虎

渔阳城中,幽州刺史常林、左度辽将军鲜于辅俱在,这一文一武就代表的幽州的最高权力。

当初曹丕刚继位为君,并州刺史梁习、幽州刺史常林、左度辽将军鲜于辅的书信先后便至,可以说,曹丕能够得到可贵的一年休养时间,这三位都是功不可没的。

如今面对常林、鲜于辅,曹彰多显谦逊之意,倒不是说做作,实则是对于他们的帮助还是挺感激的。

当然了,对于鲜于辅的军事能力,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宴会过后,曹军高层进行了一个小会议,参与者只有曹彰、田豫、田畴、程武、常林、鲜于辅、阎柔、牵招、王雄等人。

“如今鲜卑乌桓联军大败,泄归泥与能臣氐轻骑而逃,幽州之围已解,不过,有一件事不得不防。”常林率先出言说道。

“刺史大人所言是指扶罗韩吧?”鲜于辅适时地接话。

“正是,泄归泥惨败,扶罗韩岂能置之不理?我担心的便是扶罗韩举兵而来,其部落庞大,控弦之士虽比不得轲比能有十万之众,想必七八万也是有的。”常林忧虑地说道。

“哈哈哈哈,刺史多虑了!”忽然一声大笑传来,众人看去,正是曹彰。

只听曹彰说道:“我正欲领兵前往代郡塞外,问罪扶罗韩,他抵御还来不及呢,又岂能领兵入寇?”

众人闻言大惊,鲜于辅问道:“君侯所言当真?此事可不是小事啊,莫非邺侯早有命令耶?”

曹彰遥遥头:“非也,邺侯所令便是解幽州之围,击败入寇之敌。然而此时倘若即可撤军回南,扶罗韩必将再次寇边入侵,大军又得来援,循环往复,不胜其扰,徒然劳民伤财,不如趁此机会,一举定之,可为数年功也!”

这个方略是曹彰早就与田豫田畴程武等人商量过的。

“君侯此举固然上佳,雄却以为还有一计可行。”就在此时,一道有力的声音响起。

正是王雄。

“哦?元伯何意,但讲无妨。”曹彰不以为忤。

“彼辈草原无智之徒,但得逞强斗狠罢了,虽是剽勇胆大,同样轻而无备,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不妨寻高手刺客,前往刺杀,如此不必劳师动众,而安边塞之境,岂不为上智也?”王雄侃侃而谈,眼中露出智珠在握的光芒。

曹彰闻言,忽然想起一件事。

好像原本历史上轲比能眼看要一统鲜卑、称雄草原了,但是被刺客给暗杀了。

念及此处,曹彰不禁多看了王雄一眼,也不知道是不是就是眼前这家伙给安排上的。

然而,此一时彼一时,客观条件是不同的。

“此计不妥。”田豫第一个反驳,他当初推荐王雄,只不过是听说过他的能力,是本着为国荐才的想法,并不代表他们的意见就一样。

“如何不妥?”王雄皱眉问道。

“草原之上,檀石槐死后至今,鲜卑四分五裂,这般状况,正是对于我等最好的情况。分而制之,我等方能渔翁得利。倘若扶罗韩突然死了,其子泄归泥不能制其众,轲比能势必兼并而得力,届时轲比能势大难当,岂不是助他成为草原之主?此计不妥!”田豫再次肯定地说道。

“田国让此言有理,统一的草原是可怕的,想当初汉武之时,倾全国之力方能与匈奴一战,固然最终获胜,却是国库空虚,损耗极大,扶罗韩可以打,但不能杀!”牵招附和道,他与田豫的想法是一样的,就是要让草原部落分裂。

“国让与子经所言甚合我意,此亦是我的想法,此番问罪扶罗韩,真正的目的是削弱他,同时扬我军威,实际上最终还是要留着他的,不然以步度根一人,恐难当轲比能之敌,而东部鲜卑素利、弥加、阙机三部更弱上三分,完全不是轲比能的对手。”

曹彰点头称是,这个问题他早就想得很通彻了。

不过,对于曹彰而言,他还想要的是蓄积自己的力量。

曹彰已经敏锐地发现,如果从邺城的朝堂之上出发,要想后来居上压制曹丕,是极为困难的一件事。

因此,他与刘晔细细商议之后,达成了共识,那便是由外而内。

要在军中培植自己的势力,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统领边军。

因为边军是不可能被撤销的,更不可能随时换人。

先在边境建立自己的根基,扶持亲近自己的将领,曹彰在军中的势力便会想大树的根须一样,看似潜伏于地下,实则越来越长,越来越深。。

而这些东西,都需要自己能够掌握兵权!

问罪扶罗韩,便是一个一举两得的手段!

常林与鲜于辅低调地互相看了一眼,皆看出了彼此眼中的一丝忧虑。

二人皆是老辣如狐之辈,不然又如何安坐一方?

“咳咳,咳咳咳咳……”鲜于辅猛地咳嗽起来,面红耳赤,都有些喘不上气了,好半晌方才缓过来。

看着众人都望了过来,鲜于辅苦笑,说道:“年龄大了,又经历此番之事,实在是有些心神疲惫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魏虎 最新章节第129章 议兵,网址:https://www.dushuwo.net/284/284192/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