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刘陶封侯(1/2)

作品:《三国之残汉再起

刘陶虽说要将荀攸引荐给刘辩,但是由于荀攸刚刚到任黄门侍郎不久,事务繁忙,只得推迟时间。

刘陶提及此事,殊为遗憾。

刘辩却洒脱道:“先生,我在市井间听闻有俗语,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又有人言,好事多磨。荀公达既然在京师,那早晚必然有空。我又听说,世间不仅主择臣,臣亦择主,若是我能折服于他,他早晚入我彀中;若是不能折服于他,让他视我为明主,纵然我日日守在他门前,折节下交,终究不能让他为我效劳..”

刘陶闻言,先是一愣,而后就哈哈大笑起来,口中连连说道:“殿下知事了,殿下知事了。哈哈..”

这边师徒二人有一段对话;而在德阳殿中,几日后也有一段对话,不过结果,却相当不愉快。

因黄巾造反,天子刘宏遂召自己的老师,太尉杨赐入宫。

建宁元年,受太傅胡广和三公举荐,因为精通《欧阳尚书》、《桓君大小太常章句,杨赐、刘宽、张济三人一起于华光殿侍讲,教授天子。

天子刘宏虽然国政昏聩,但是对于自己的三位老师,却是十分敬重,但遇大事,总会问计三位老师。这一次,他请来的老师,是太尉杨赐。

“先生,朕今日请先生入宫,是有一事不明,还请先生赐教。”行过礼之后,刘宏迫不及待问到。

“坐,先生坐,不用站起来,不用站起来..”杨赐正要起身对奏,却被刘宏制止住。

杨赐不再起身,只是直了直身子,沉稳道:“不知道陛下要问卑臣何事?”

“先生,今日钜鹿张角作乱,四方动摇,朕百思不得其解。还请先生教我,张角作乱,是何缘由?”刘宏拱拱手,一副虚心请教的样子。

杨赐面无表情道:“陛下竟不知这其中原因?”

“委实不知。”刘宏无奈道。“朕知道先生知晓原因,还请先生教我。”

这样的姿态,让杨赐再也无法绷住脸,叹息一声,开口道:“陛下可知民间歌谣?”

“歌谣?”刘宏摇摇头。“市井歌谣,都是黔首奴仆之言,朕怎么会有耳闻?”

杨赐心中一阵怒火中烧,最后还是凭着自己多年的养气功夫忍了下来,开口道:“陛下,市井歌谣虽不能当真,却有几分道理。有歌曰‘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又有歌曰‘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陛下啊啊,可从这歌谣中,听出什么没有?”

“竟敢嘲笑我大汉群臣无礼义廉耻,岂有此理!”刘宏一巴掌拍在案牍上,一脸震怒道。“先生可知道是谁人传唱?朕定要将其治罪!让其知晓,诽谤朝臣的后果。”

“陛下!”杨赐虽然早已不再对自己这个学生报什么希望,可是心中还是有些失望,语气不由重上了几分。“陛下就没听出来,天下的百姓,已经活不下去了吗?”

“为何活不下去?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百姓只要安生耕种,哪有活不下去的道理?”刘宏反问到。

杨赐努力不使自己怒气冲顶,无奈道:“陛下啊。话虽是如此,可是如今灾异连年,田地减产绝收,如何能富足?若只是生活困顿,倒还是能忍一忍,可是官吏压榨,豪强欺压,更有盗贼泛滥,顺者忍气苟活,逆者家破人亡。百姓如何能活得下去?百姓如何不反?”

杨赐感觉自己再也忍不下去了,终于开口道:“若只是如此,纵然有百姓造反,只要任贤用能,大汉自然可以中兴。但是,朝中奸佞横行,十常侍等人,阿谀奉迎,不务正业堵塞言路,残害忠良。朝中大臣顺者昌,逆者亡。更有其宗族子弟、婚姻典客横行州郡,欺压敲诈,民多怨之!冤屈无处诉,故谋议不轨,聚为盗贼。张角狂徒,不过因势利导。”

刘宏闻言,一脸铁青,看向杨赐的眼神十分不善。

杨赐熟若无睹,依旧继续说到:“不仅寺人干政,更有牡鸡司晨,永乐宫太后甚至还怂恿陛下卖官鬻爵,令陛下和朝廷蒙羞..”

“够了!”刘宏一脸铁青,愤怒地打断了杨赐的话。

“陛下!”

刘宏怒声道:“够了,太尉!你是骂朕是个昏君吗?”

杨赐心中彻底失望了,沉默了片刻,起身拜伏在地,颤声道:“陛下,卑臣年老体弱,恐不能圣人太尉一职,请陛下恩准微臣辞去太尉一职。”

刘宏彻底愤怒起来:“你还真以为朕怕了你的威胁不成?好!既然你不愿再呆在这个位置上,那朕就满足你!你回家吧,颐养天年!”

杨赐心中一痛,老泪纵横:“多谢陛下!老臣告退!”

将礼冠和印绶放在案牍上后,杨赐慢慢退出了德阳殿。

殿中,愤怒的刘宏看到杨赐消失不见的地方,心中突然间一阵空虚,瘫坐在龙椅上,仰天惆怅起来。

杨赐被免官,整个雒阳朝堂上下,十分震动。

“唉,不想太尉竟然因为直谏去职。可惜呀..”听到消息后,刘陶忍不住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国之残汉再起 最新章节第九章 刘陶封侯,网址:https://www.dushuwo.net/3/392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