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河北之雄 第十三章临时的合作伙伴(2/4)

作品:《宦海风月

把信看完了,一脸的笑容把信递给周师爷道:“孟觉晓过两日便上任。这信你看看

周师爷接过信看罢,不禁拍案叹息道:“说句不中听的话,这子还是嫩了一点。换成是小人,不病个两三个月,让司马刚把拉出来的屎吃回去,也放不过他话网说完。看见孟蜀略带恼火的看过啦,周师爷立亥想到眼下老板的处境,赶紧笑道:“不过他嫩一点,倒是帮着大人解决了燃眉之急。小人在寻思。他这是不是在向大

所谓拖大人下水的话,源自孟觉晓在信中提起两件事情,第一是要求巡抚拨粮食赈济流民,第二是孟仁带来三万贯,请巡抚代为帮忙买粮食。第三件事则比较有趣,请孟蜀派一个敢说真话的人陪同孟觉晓上任。

前面两件事情一点问题都没有。只是最后一件事情有说法。所谓敢说真话,那就是孟觉晓不打算就此罢休,接任了也要揪住司马网不放。为自己日后的在任打下一个好一点的基础。

关键这封信不是走的正常渠道,孟蜀需要仔细琢磨这小子打的什么算盘。这个问题其实也不难,孟蜀微微动点脑子就明白了,孟觉晓没有拉他下水的意思,真的是想拉巡抚下水,直接上一份弹劾司马网的奏折请巡抚代为转呈好了。

你不答应,我不上任,这没啥好说的。

还有自己掏钱买粮食一事,更是让孟蜀大为感慨。三万贯可不是数目,这家伙看来不缺钱啊。如此大手笔,明显不是那种把钱往自己口袋里装的官员。有了自己掏钱赈济流民这么前提,一切其实都不难办了。孟蜀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孟觉晓早日上任。只是派人的问题,还要稍微斟酌一番。身为智囊,周师爷其实很快也想通了,直接还给出一个建议道二“大人不妨去信,告知近期御史道上官云正在各府行走,搞不好哪天就到河间府去了。”

话网说完,周师爷一拍脑门道:“还是不要写信了,回头打来人的时候呢,无心顺口说一句就是。”

周师爷的意见可谓老辣。御史道上官云,那可是张威一伙的。张威靠着弹劾俞明爬飞飞快,下面的同党哪有不眼热的?这是皇帝给出的信号,多少人磨刀霍霍,准备动手干一票大的。现在这个机会就在眼前。上官云能不动心么?

周师爷打的好算盘,孟蜀却另有担心。踌躇了一番道:“上官云有那个胆子么?”

这无疑是一个很现尖的问题!茅调元权势酒天,没有足够的利益,上官云即便看见了机会也未必敢下手。

“大人难道忘记了,昨日的邸报上,张威已经官升御史大夫。”周师爷笑着抛出这么一句话,孟蜀的眼珠子顿时收缩,透出一道精光来。本朝注重言路,不乏御史入阁的先例。邸报上的内容,想必上官云也是看过的。

沉吟了一番,孟蜀还是下了决心道:“派人去请上安云来。”

身为骑墙派的领军人物,孟蜀想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稍微透露两句孟觉晓和周致玄的关系,再加上蒙先豪这个公开的孟觉晓老师的身份。对比一下风险和收益,不怕上官云不出手。御史有风闻奏事的权利,将来有人要算后账,也算不到孟蜀的头上。

定计之后,周师爷多少有点感慨的说:“这孟六不过是个少年,奈何心思恁地老兹。”周师爷的感慨是有道理的,因为他看出了孟觉晓这么做的意思。

同样感慨的还有孟蜀,只不过孟蜀的感慨在周师爷离开之后,独自一人自言自语的苦笑道:“不了此子有此赤子之心,我不如也。”

孟蜀这种老江湖,一眼就看出来了。孟觉晓搞这么多动作,不单单是要赈济流民,还要做好自保的功夫,同时还要收拾一下司马网。后面两点没啥可说的,关键是第一点。因为要做到后面两点很容易,在此之前孟觉晓已经做的很出色了,继续装病就走了。大不了“一病不起”错过这个外放的机会又如何。回京城去等着新的分配就走了,有周致玄那样的老师,还怕没位置?最致命的还是让司马网在任的时候乱起来,这才叫杀人不见血。孟蜀认为,如果自己和孟觉晓换个位置,肯定不会去接任。巡抚大人跟着倒霉又怎么了?死道友又不是死贫道!因此孟蜀有了那句感慨。

事实上孟觉晓也想那么干,可惜他更知道,自己就这么装病下去,回到京城就别想在德裕皇帝眼皮下有好日子过了。皇帝老子是让你去抢钱抢女人抢地盘的,空手回来算什么?一句话话,我要你何用?更何况你小子是有前科的,拒婚这笔账还没算清楚呢?

所以孟觉晓没有孟蜀想的那么高尚,虽然良知在这次的选择中占了上风,但是也有说不出来的因素在起作用。

两日之后的午后。孟觉晓在县衙的后院里大树下纳凉时。门口有人来报,河北御史道上官云前来拜访。上官云,二甲进士出身,曾入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前放到河北御史道。

孟觉晓立刻收拾一番到前厅见客,来到前厅时,只见一个人正在背着手,面朝门口而立。孟觉晓微微咳嗽一声,那人立刻转身拱手笑道:“这个想来就是孟六了!上官云来的冒昧,恕罪恕罪。”

看见上官云是一身便装,孟觉晓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宦海风月 最新章节卷三河北之雄 第十三章临时的合作伙伴,网址:https://www.dushuwo.net/32/32188/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