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元夕(2/5)

作品:《满唐华彩



而就在李琮的上首,李亨已经站起身了。

诸王之首、储君之位的一侧,只有张汀依旧跪坐着,从容优雅地端起酒杯抿了一口。

就是张汀这副平静的模样,让李琮感到了一阵不安,他终于坐不住了。

~~

李亨起身的同时,张垍也起身了,两人几乎是同时走到殿中。

张垍低下头,有个稍稍抬手的动作,让李亨先说。

“父皇。”

李亨并不客气,执礼道:“薛白说了气话,儿臣绝没有交构他这个八品监察御史。”

一句话,看似否认薛白,实则却站到了薛白这一边,剑锋直指李林甫。

这些年“交构东宫”的罪名右相府也用得太过顺手了,如今南诏生变如此大事,李林甫竟还想顺手陷害东宫,李亨岂可能不借机卖直邀名。

他早看明白了,李隆基永远不会喜欢他,既然如此,他更该养望,要让天下人都寄望于他这个太子。

“另外,儿臣以为南诏事关重大,不宜于今夜群……”

张汀把一口酒抿进喉中,微微一笑。

她知自己选对了夫婿,当时许多人都说太子懦弱,连着两次和离,弃妻妾于不顾,这没错,但,也看与谁比。

纵观所有活在十王宅里的皇子,有哪一个,才能、名望可与太子相提并论?没有。

圣人三十子,夭折七人,杀三人,李亨只需要赢过剩下十九个窝囊废,足矣。

今载上元夜,天下人足可见太子之魄力、远见。

“父皇!”

李琮连忙站起身来,赶向殿中,因为太急,他还磕了一下桌案。

过程中,他向薛白看了一眼,虽没能看清薛白的反应,却意识到自己太慢了,被李亨抢先了一步。

“儿臣以为,既有吐蕃、南诏使者与金吾卫勾结,可暂歇宴筵,恢复长安宵禁,以保无虞!”

他还是没有断言南诏必叛,但至少出面了,表了态度。

如此,必然也是要承担圣人的怒火,此时尚不知罪责会到何等地步。

“陛下!”

李林甫眼看又有人跳出来,连忙摆出忠耿老臣的姿态,以沉郁的声音,道:“如此军国大事,西南各州县尚无公文,仅长安城年轻官员与诸王,凭借细枝末节而断言,岂非儿戏?!”

他嘴上说的是“儿戏”,一双眼睛里却饱含着谏言。

李隆基将这一切看在眼里,懂了李林甫的言下之意。

地方官都没听到风声,倒显得太子、庆王、永王与其党羽能耐,这是在关注军国大事吗?

是在卖直邀名,是在争储。

是当他这个皇帝老了,踩着他这个皇帝的颜面博取名望!

“昭昭有唐,天俾万国。”

李隆基站起身来,负手走下螭陛,淡淡道:“南诏弹丸小国,敢背叛大唐吗?!”

“不敢。”

群臣连忙站起,执礼而立。

李隆基走到了蕃臣们的面前,这让陈玄礼、郭千里等人皆有些紧张,因骊山刺驾案给他们留下的担忧还未过去。

但李隆基已伸出手,拍了拍阿倍仲麻吕的肩。

“圣人。”

阿倍仲麻吕激动到无法自持,当即跪倒在地。

“臣海外蕃民,得沐天恩,伏谢圣人慈亲。”

“朕问伱,扶桑国,会叛大唐吗?”

“不会!”阿倍仲麻吕以头抵地,“扶桑臣服、仰慕大唐,如孩儿待父母,万世不敢违逆。”

李隆基点点头,重新走向殿中,冷冷瞥了那些谏言的臣子们一眼。

“今夜是上元节,朕说过与百姓同乐,那便绝不食言。大唐有包容万邦的心胸,朕也不罚你们……还敢多言者,拖下去。”

范女听了,眼神中不由透出些焦急来。

她算过日子,因此今夜其实是有些安排的,打算与薛白见上一面,没想到出了这样的变故。

此时她很希望薛白能顺从了圣人的心意,老实闭嘴不谈,可接着便见薛白、李泌还想开口,话音未出,径直被宦官拉了下去。

她再细心的安排,也就此无用了。

而隔着梅妃,杨玉环也在看着薛白,一双明眸中反而显出了些许赞赏之色。

敢拂逆君王者,她平生还未见过。

没有人能体会到这种明知会触怒天子却还义无反顾的举动,带给她的是怎么样的触动。

以往只知那少年郎有才情,今夜方知他有胆魄……

~~

“奏乐!”

李隆基接过酒杯,高高举起,从容而平和地吩咐了一句。

很快,舞乐声起。

安禄山小跑到殿中,像是一颗滚动的肉球。

“圣人,胡儿能跳胡旋舞了吗?”

只有他还是那么欢快,完全不受方才的闹剧影响。

“好,胡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满唐华彩 最新章节第292章 元夕,网址:https://www.dushuwo.net/404/404648/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