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取舍(2/4)

作品:《满唐华彩


“昨日运粮来的是谁?”

“李将军。”

“老了,病了。”王忠嗣抬起手,握住了李岘的手,喃喃道:“见了你,又想起当年随你阿爷学习兵法的时光。”

他正被挂在辕门处,空荡荡的身体像檐铃一般在风中摆动。

“嗯?”

“杨光翙好大胆子。”李晟也是讶道,“不怕我们杀了他吗?”

“李岘想带走王节帅。”薛白道,“我们要保住河东,只能凭借王节帅的威望。”

涓涔濅簲涓?涓涓夊叓涓浜?

薛白遂踢了踢马腹,驱马上前。

“雁门关呢?”

“你这是何苦?”

这恐惧是有原由的,要知上次安禄山大败于契丹,就斩杀了哥解来承担罪责。后来史思明收拢兵马回到范阳,私下里还感慨了一句,“为人处世须进退得当,若我早些归来,也许被杀的就是我。”

他这句话提醒了王难得、李晟一点,安禄山此行是来占据河东的,占据不成,本就不应该直接在河东起事,那是头脑发热的表现。

“这有何好等的?”

“你好大的胆子!”

“干脆就此举兵,杀入长安,夺了皇位!”

“延鉴。”

“够了!还轮不到你教我!”李岘怒叱一句。

“什么?”

“阿训不愿来见我?”李岘看了薛白一眼,再次扫视了前方的兵马。

“我?”

他在吓唬薛白,用一句大逆不道的话逼迫薛白,使其不能再出言阻止他带走王忠嗣。

“都已经举兵了,哪有再缩回去的道理?!”

薛白摇头道:“我不相信他回京了还能保得住性命,而他一死,河东还是会失控。”

“久仰。”

“你们不了解圣人,但我了解他。”安禄山不能拒绝造反,摆着手道:“既然击败不了王忠嗣,就该回到范阳去,等着圣人下旨除掉他。”

……

“安禄山之心,天下皆知,圣人却一直要包庇他,这是对生黎百姓的背叛,是对祖宗社稷的辜负。”

他心里有个声音怂恿着他大胆冒犯李隆基,那个老朽昏聩的皇帝已经无力应对大的变乱,倘若王忠嗣能摆出强硬的态度,他认为李隆基反而会退让,派人前来安抚。

也就是说,安禄山哪怕要起事,也会先回范阳。

“都已经开战了,阿兄还在犹豫?”

薛白敢于扣留李岘,再强行进入石岭关,控制太原府。他宁可背上悖逆之名,也想保住王忠嗣与太原府。这是在赌,赌那个看似英明神武的李隆基最后会妥协。

“不错。”李岘道:“高将军说服了杨国忠一起举荐,让我来收拾河东这个乱摊子。”

“将军是李氏宗室!那我敢问将军,你继承太宗血脉,受生民供奉,可有职责为国家出力,为宗庙担当?!”

他既觉松一口气,又觉愧对吉温。

众人目光看去,那士卒血掌摊开,一颗心脏便被展示在他们面前,竟还有些微微跳动的样子。

“金吾将军李岘。”

一直以来,他利用着麾下这些部将对大唐朝廷的不满,许诺他们更好的前景,一步步走到了今天。但他如今已是东平郡王,成了最不愿承受风险的一个。

李归仁十分惊讶,在他看来,都已经兵戎相见了,相当于安禄山已经造反了,居然还在讨论这个话题。

“不对。”吉温忽然惊呼。

安庆绪也是皱了眉,缓缓道:“阿爷还是想等等看,看朝廷是相信他反了还是王忠嗣反了。”

“将军说这么多,依旧是想带走王节帅?”

他只觉这薛白胆子真的太大了,难怪能怂恿王忠嗣做出违抗圣意的逆行来。如此一来,这次的差事不好办。

随着这句话,有人从石岭关中驱马而出。

他手举千里镜,能够看到杨光翙大概的反应。

李岘道:“你这话的意思是……圣人反了?”

“写封信回复吧。”他心想。

忽有人在帐外唤了李岘的表字,李岘听那声音像王忠嗣的,又有些不太一样,转头看去,正见王忠嗣被人担着进来。

“我不会害阿训。”李岘道:“你的处境也很危险,眼下是因王忠嗣的威胁太大,圣人暂时还未留意到你。我带走他,才能设法保住你。”

他看向高尚、严庄、平洌等人,知他们是看得清局势的,希望他们开口说几句。然而,这些人一心造反,明知眼下不是好机会,依旧闭口不谈。

恰此时,南面官道上又有动静,很快有兵士前来禀道:“府尹,圣人旨意到了。”

安庆绪快步走到辕门处,压低声音道:“将军不必担心,此战乃因吉温勾结王难得,偷袭曳落河,罪不在将军。我已经与阿爷解释清楚了。”

杨光翙尚不知这句话是何意,“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满唐华彩 最新章节第411章 取舍,网址:https://www.dushuwo.net/404/404648/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