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欢迎(1/2)

作品:《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03();

元首专机编队于德国时间玄月二十一日上午七点十一分降落在柏林市南的滕珀尔霍夫机场,当天留在柏林的所有政府高级官员全都前往机场迎接帝国元首的回来。当天的欢迎仪式盛况空前,哪怕是热爱大型运动的希特勒,生前或许都没有领略过如此隆重而光辉的场面。

由五十辆奔跑敞篷车组成的元首车队,搭载着元首和他的班底离开机场,车队前方是六十四辆承担开道护卫任务的三轮摩托车,由身着礼节艳服的大德意志步兵团官兵驾驶。为了运送这些官兵前来参加这个仪式,空军还专门调派了运输机,为的就是重现当年希特勒在国家庆典游行时的场景,而且为了与前任元首有所差别,车队的数目和规模上都有了很大的超出。现在德国政府并不缺乏资金,戈培尔认为适当的展张能够烘托出第三帝国的巨大,同时还能有效的激发起德国国民的民族自满感。

从市郊的机场一直到市内核心区,数十万柏林市民被组织起来,站在沿途的道路两旁夹道欢迎。柏林的警察部分当天全部出动,每隔五米就有一名穿着礼服的警察站在道边保持秩序,当车队从他们眼前经过期,所有人都高举右臂向着那位巨大的领袖致敬,有些人甚至由于见到了心目中的偶像,立即激动的热泪盈眶直至泣不成声。

徐峻端坐在座车的副驾驶地位上,一路上全程面带着温和的微笑,时不时还向着两边的群众招手致意,或者站起身来对着肃立敬礼的军警还以军礼。年轻英俊的元首无时不刻都在人们眼前展现着他那种崇高优雅的气质与英武威严的风仪,让在场的德国大众全都为之倾倒不已。

相比其貌不扬甚至长得有些阴郁的希特勒来说,现任元首的相貌阳光帅气英俊非凡,气质崇高仪态优雅,更加符合德国人心目中贤明领袖的形象。纳粹党的领导人更像是一个职业偶像,希特勒生前就非常重视自己在公众场合的形象,只要涌现在大众眼前。他身边总是缭绕着一群记者和撰稿人,为报纸媒体供给着他的一举一动。希特勒成功的使自己成为了德国国民生活中的一部分,社会上随处可见他存在的痕迹,天天人们看到听到读到的都是关于他的消息。让人们信任凡是德国人都应当往热爱他崇拜他,由于他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人物,让人们不由自主的往信任他说的每一个字,屈服他下达的每一个命令。

希特勒做得非常精彩,当然在其中戈培尔功不可没。这位天才的宣传家在希特勒政权的牢固问题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同样的事情也正在徐峻的身上产生,并且见识过未来媒体魅力的元首阁下,在宣传手段的开发上给了戈培尔不少新的启发,简直是给这位宣传部长推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他第一次确确实实地感受到了上帝使徒的神奇之处。戈培尔此刻已经成了徐峻最忠诚的崇拜者和追随者之一,他确信这个年轻的元首是一个比希特勒更优良的帝国领导者,在他的领导下德意志民族必定会完成巨大的复兴,而他也将随着这位领袖被记进帝国的史册。

在这个时代,没有密布全球的电脑网络。人们的消息起源全都是来自于相互间口口相传以及政府的广播和报刊,普通人对世界的懂得也全都是依附各种书籍、报纸和杂志,可以说媒体说什么,你也就只能信任什么。由于当时的航空业还未达到后代那种发达程度,就算是对消息真实性有所猜忌,人们也不可能亲身跑到当地往做一个验证。

徐峻固然一直没有回到德国,德国的媒体却从未断尽过关于他的消息。每一次前线战斗的成功,都会在德国掀起一股夸奖上帝使徒的风潮。当德国陆军成功登陆英伦的消息传来,更是将这种浪潮推至了巅峰。这可是德国历史上从未有人实现的壮举,莱因哈特.冯.施泰德立即成为了日耳曼民族的好汉。在德国国民心里。他就像是传说中的骑士捷克弗里德,手持长矛单枪匹马刺杀了凶狠的恶龙。

可想而知当柏林市民们得知徐峻将回回首都之时,他们会用怎样的一种狂热态度来欢迎他的到来。夹道欢迎的人群奋力挥动着手中的小小国旗,路旁的灯柱和旗杆上也悬挂起了崭新的旗帐。

固然目前徐峻还未公然取消万字旗。不过戈培尔和博尔曼早就已经懂得了这位使徒的心意,怎么会不牢牢捉住这次谄谀新主子的机会,在新任元首眼前好好的表现一番。所以此刻在柏林满大街除了纳粹党旗,还并排悬挂着徐峻亲手设计的大本营黑鹰旗,那是一面白地金边的旗帜,中间的图案是一枚爪擒铁十字的帝国鹰徽。四周还围绕着橄榄叶与矢车菊围边。这已经是目前他们所能做到的极限,徐峻深知这种事情只能一步一步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冷,想要扭转国民的思想,对于徐峻来讲这项工作任重道远,目前还是把眼力放到眼前。

车队穿过使馆区,从俾斯麦街路口转向,驶上了核心区的主干道夏洛滕堡大街,历史上这条街被改名为六月十七日大街。这是条笔挺广阔的主干道,一头连着俾斯麦大街另一头连着著名的菩提树下大街,直达柏林市中心的地标勃兰登堡门。

这条街道正正的从柏林的蒂尔加滕公园中间穿过,在这一段路程中凑集的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最新章节第三百零三章 欢迎,网址:https://www.dushuwo.net/109/109052/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