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休整(1/3)

作品:《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夜幕降临之后,多佛尔与周边区域下起了瓢泼大雨,这种气象条件对夜间行军的影响很大,统帅部吸收了登6集群司令部的建议,对蓝本的打算进行了相应的转变。

不过总体的战略框架依然还是本来那样,统帅部寻求胜的打算并未有所转变。如同英国人断定的那样,古德里安和博克确实没有连夜起攻击的打算,固然登6部队的数目已经达到了战斗展开的标准,但是此前的战斗还有大批的扫尾工作要完成,部队需要重新休整与补充,后续登6的团队要进行安置与编组,这些工作不可能在一天之内就能完成,直到午夜多佛尔和福克斯通的港区依然还是一副乱糟糟的景象。

德军的指挥系统生了新的变动,龙德施泰德与他的幕僚参加了登6集群司令部。统帅部给了这个司令部一个新的编制,保持同一的指挥权是至关重要的,特别在即将展开新的战斗之前,必须保证命令的唯一性与有效性,这关系到全部登6部队的胜败荣辱,这一点统帅部和前线军官们都有着苏醒的认识。

一个崭新的指挥班子已经建立了起来,统帅部给了登6部队一个团体军群的番号,眼下由龙德施泰德和博克各自带领着一个团体军的编制。博克在名义上持续控制着登6德军部队的最高指挥权,拥有随机处理战斗进行中涌现的问题,治理所有德军登6部队作战举动的权利。但是总体上还是需要听从统帅部的指挥,保证战斗在统帅部预定的框架里进行。统帅部没有任命具体的团体军群指挥官,据说这个地位是留给巨大的元的,没人能够拦阻他获取英伦驯服者的荣誉。

德军统帅部此时的心情是庆幸与担心并存,这场雨比德军预定打算中的时间早到了一天,打乱了蓝本登6打算的举动次序。不过由于德军筹备的充分,现实表明,大雨并没能给登6部队的举动造成多大的阻碍。统帅部的预想依旧可以按照蓝本的框架持续进行,只是时间上或许会有所变更。比如一些预定的外围占领作战已经不可能按照蓝本的时间表来完成。

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大雨同样给英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缺乏机动运输车辆的英军在雨中举步维艰。现在英军运输系统中唯一还能有效运作的是他们的铁道网络,由于登6德军也可以加以利用的缘故。德国空军对英国铁路网的损坏只仅限于沿海地区的数个中专枢纽,内6与伦敦的运输网络依然保持着完整。

让德军统帅部有些出乎意料的是,英国方面似乎并没有他们预想中那样惊恐失措,他们表现的似乎根本就不在乎德国人的登6。到目前为止,英国政府依然没有从都撤离的迹象。包含王室在内的大批高官权贵依旧留守在城市中没有离开。

丘吉尔还在不断往伦敦调派援军,守军在城外永久工事的基础上持续扩大着防御阵地,具可靠消息,英国政府还筹备组织起市民到城市郊外构筑与发掘堑壕系统,这一切都显示了丘吉尔决心逝世守帝国都,他筹备在伦敦城外和德国人打一场旷日持久的堑壕防御战。

固然不明确丘吉尔哪里来的底气与自负,不过英国人表现的确实比法国人有种多了,这一点让德国人感到非常欣慰。

除了堑壕战那一部分,剩下的对于德国人来讲都是非常不错的消息,统帅部一度最为担心的问题就是英国人会放弃伦敦转进北部。甚至流亡海外成立流亡政府,固然对于徐峻来讲并不是难以解决的问题,但是总是一个让人感到头疼的麻烦。能够将麻烦抹杀在襁褓之中,这才是最合适的解决方法,现在英国人显然为德国人供给了这个机会。

在统帅部蓝本的打算中,22日当晚德军就应当起下一阶段作战,两个团体军各自从多佛尔和福克斯通出,齐头并进,准备用一个晚上的时间向英国内6推动二十公里,顺着公路直取坎特伯雷和阿什福德两大重镇。并争取在天亮前拿下这两个重要城市。

投降的梅森中将和一部分属下的军官表现的非常合作,他们向德军供给了他们所知道的所有情报,这些军官和敦刻尔克被俘的那些人不同,他们此时已经失往了退路。多佛尔生的事情终将大白于天下,德国人没有任务为他们掩盖丑闻,所以只有德军打赢这场战斗,现任英国政府倒台,丘吉尔和他的党羽们彻底从英国政坛上消散,这些人才有盼看在德国扶植起的新政府内重新获取事业与前途。否则等候他们的只有流居海外一条路可走,找个和英国没有引渡条约的国家隐姓埋名度过余生。

坎特伯雷现在可以说是一座不设防的城市,固然在他周边还有一批6军驻守哨站和市民卫戍团队,但是在德军眼前这些部队连土鸡瓦狗都算不上。在坎特伯雷驻守的重炮部队或许会给部队的进攻造成一些妨碍,不过数目上的差距依然是英国人无法跨越的天堑。

阿什福德更是一个重要的铁路枢纽,从那里登车可以直达伦敦。当然这只是一个臆想,英国人必定会封闭肯特郡与伦敦城市圈之间的铁路网络,不过控制阿什福德对于把持英国南部地区是有战略性意义的,这个枢纽正好在南部铁路网纵线的中间地位,篡夺这个枢纽德军就能很方便的利用起英国铁路运输网络向全部南部沿海区域运兵以及运送补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最新章节第一百四十六章 休整,网址:https://www.dushuwo.net/109/1090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