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0127 拉锯(1/2)

作品:《灯塔

第128章 0127 拉锯

密集的炮火如同耕犁一般在马马耶夫岗的山坡上密集爆炸,这块面积并不是很大,但却能够俯视整个斯大林格勒市区的小高地,俨然成了一片地狱,滚滚的浓烟、腾空而起的尘土砂砾,笼罩着这里,哪怕只是隔了十几米的距离,视线就已经开始变得模糊不清了。

为了阻止德军夺取这个高地,鲍里斯在马马耶夫岗安排了一个团的兵力,六道战壕以半圆形的结构构建在高地坡顶的外围,可惜的是,这些战壕尽管挖得比较深,但因为准备时间有限,因此,防御效果,尤其是防御德军炮火袭击的效果并不是很好。

德军的进攻还没有正式发起,仅仅是一轮长达30分钟炮击,驻守高地的苏军便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一道道战壕内,甚至是战壕外面,都横七竖八的躺着一些苏军士兵的尸体。当然,更多被炸死的苏军士兵已经找不到尸体了,他们的尸体都变为了散落各处的残肢断臂。

幸存下来的士兵们,都尽力蜷缩起身子,将自己隐藏在坑道里负责守卫马马耶夫岗的这个团,是一支战斗经验丰富的苏军部队,可以说每一名士兵都经历过残酷的战斗,也只有这样的士兵,才不会在德军如此猛烈的炮火之下丧失战斗意志。

持续了半个小时的德军炮火终于停止,一名几乎被埋在土里的苏军中尉从战壕里爬起来,不等抖落身上的泥土,中尉便迫不及待的架起望远镜,朝山坡下方望过去。

望眼镜的视距内满是浓烟和尘土,视线非常的不清晰,几乎什么都看不到。

中尉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选择爬出战壕,向前方移动了一段距离,躲到了一个之前被炸出来的弹坑内,再次向山坡下方了望。

这一次,视线清晰了许多,通过望远镜,可以看到山脚下的城市废墟中,一辆辆德军坦克正从布满瓦砾和随时的街道中开出来,缓缓向山岗的方向驶来。而在坦克的后方,则是协同进攻的德军步兵。

中尉从单坑里翻身爬起来,飞快的向后方战壕移动,同时,将胸前挂着的口哨放进嘴里,用力吹响。

顷刻间,刺耳的口哨声响彻整个阵地,潜藏在坑道内的苏军士兵纷纷现身出来,将之前藏起来的重机枪、反坦克步枪之类的武器,架设到战壕前面。

重新回到战壕内的中尉,却是第一时间命令通讯兵与后方指挥部取得联系,他们需要炮火支援,来自伏尔加河对面的炮火支援。

在市区内的战斗打响之后,无论战事多么吃紧,第62集团军指挥部都没有将炮兵部队调动到市区,而是始终安排在伏尔加河右岸地区。

炮兵集群隐蔽在伏尔加河右岸地区,一方面可以躲避德军飞机的轰炸,减少损失,另一方面,斯大林格勒市区的狭长地势,决定了炮兵部队即便是在伏尔加河右岸,也能为左岸市区的战斗提供全方面的炮火支援。

就拿马马耶夫岗所在的位置来说,伏尔加河右岸地区的炮兵集群,能够轻而易举的对高地以北区域实施炮火覆盖,粉碎德军正在集结中的进攻集群。

跟德国人打了将近一年的交道,鲍里斯对他们的战术特点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没错,相比起苏军来,德军的士兵素质普遍较高,他们纪律严明,技战术到位,武器装备也较苏军精良,但同样的,这些优点在某些时候也会变为缺点,比如说,因为纪律严明、技战术到位,德军在进攻的战术上也变得更加死板。 他们有一套标准的进攻流程,每次进攻基本上都会按照这个流程来实施:先是飞机轰炸、炮火准备,而后便是坦克的突击,步兵部队只有在坦克部队到位之后,才会正式发起进攻。

鉴于德军战术上的这一特点,鲍里斯也全方面的调整战术。他命令伏尔加右岸的炮兵部队处在随时可以移动的机动状态,一旦德军的飞机对左岸城市的某个区域实施大规模轰炸,待命中的炮兵部队便会向该区域的后方实施机动,并迅速构筑火炮阵地。如此一来,往往德军的地面部队实施进攻的同时,处在伏尔加右岸地区的第62集团军炮兵部队,就能对其进攻集群实施打击。

这样的战术在马马耶夫岗的争夺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德军之前的数次进攻,都在推进的过程中遭遇沉重打击。在德军的炮火下,负责防守马马耶夫岗的苏军损失惨重,而负责进攻的德军,同样也在苏军的炮火下蒙受重大损失。双方的拉锯战俨然成了炮战,你方唱罢我登场,但马马耶夫岗这块高地,却始终被苏军控制在手里。

就在德军再一次向马马耶夫岗发起攻势的时候,东面不到2公里处,科尔洛尼茨会让站的一片大楼废墟内,沙依金中士安静的匍匐在一段扭曲变形的铁轨下方。

这段铁轨在一周前,还安静的铺设在30米外的铁路路基上,德国人的飞机将整段铁路完全炸毁,这一段近7米长的铁轨,就那么凌空飞起来,砸到了这栋建筑的棚顶上,然后撞漏了两层楼板,砸在了一楼的客厅里。

当然,这栋原本应该是会让站办公楼的建筑,这会也差不多成了碎石堆,一楼和二楼之间的楼板整个的坍陷了,楼板的东侧一角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灯塔 最新章节第128章 0127 拉锯,网址:https://www.dushuwo.net/121/121120/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