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章 街头偶遇(1/2)

作品:《三国之蜀汉再起

第四百一章街头偶遇

“是,是!安仁贤弟说的没错,反正咱们左右无事,便听他说说也无妨!”另一名相貌丑陋的青年随声附和道。仿若也习惯了人群的围观,丝毫没有放在眼里。

被称为刘兄的老者见状,也只得无奈的苦笑一声,由他们二人了。只是即便如此,他并显得有些拘束,想来还是不适应这种被人围观指指点点的场面。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老衲叫竺法护,世居西凉敦煌。前些年为求《般若经》,随师从敦煌经西域南道,周游西域,刚返原。眼见佛教日益衰落,世人苦难,便想着弘扬佛法,以慰天下黎民百姓。”竺法护见围观人越来越多,不但没有拘束,反而来了精神,口念佛号侃侃而谈起来。

说到这里,竺法护接着说道:“今日老衲冒昧拦住三位,乃是见三位气度不凡,这才有心将乘佛法宣扬于三位知晓。”

相貌丑陋的青年不屑的嗤笑一声,道:“哼,说的到好听。我看分明是如今道教兴盛,你这个游方和尚见日子不好混了,想来分一杯羹吧!要让我们相信你所谓的乘佛法也行,你得施展些手段说服我们才行。”

说起来,佛教自从汉初传到至今,由于刘谌大力扶持发展道教,刻意压制佛教,已经日益衰落。普通黎民百姓甚至达官贵人,已经开始信奉道教,导致佛教香火不盛,很多寺庙和尚处于忍饥挨饿状态,甚至出现了有些小和尚迫于生计开始还俗了。

竺法护也不恼怒,一副浑然不在意的模样道:“既然施主有考校之心,老衲洗耳恭听便是了。”

相貌丑陋的青年看了一眼围观的众百姓,眼珠转了转,道:“既然大师自称佛法无边,不妨先猜猜我们的姓名。”

此言一出,围观众人顿时一片哗然,有好事者大声附和道:“对啊,大和尚。若你能猜出这三位的姓名,我们便都相信你佛法无边!”

竺法护嘴角轻抽了两下,随即轻吸了一口气,然后用讳莫如深的口吻说道:“姓名不过是一个代号而已,无论是施主叫张三也好,李四也罢,又何必拘泥于此呢!”

丑陋青年撇了撇嘴,又道:“说的好听。好吧,既然你猜不出来,我也为不难你。实话告诉你吧。我叫左思,旁边这位是我的兄弟刘徽与潘岳。”左思用手分别指了指刘姓老者与英俊青年,他之所以实言以告,也是有心留个名。

“阿弥陀佛,老衲见过三位施主。”竺护法双手合十,施礼道。

左思摆了摆手,接着说道:“好了,现在你已经知道我们三个人的姓名了。之前你说我们三人气度不凡,想必必是精通相面之术,先猜猜我们是何人,来长安所为何所事吧!”

竺护法重新审视三人一眼后,故意掐了掐手指,然后正色道:“三位施主应该是前来长安参加应试科举的学子吧!所为者自然是功名也!”

左思闻言微微一怔,显然是被竺法护猜了。潘岳接过话来,问道:“不错,那大师认为我三人面相如何?”

竺法护听后,神色一松,口念佛号,言简意赅的说道:“三位皆是胸怀大才之人,而你们的相同之处便是在于怀才不遇,大器晚成。”

潘岳三人闻言均是默然,显然又被他猜了心思。而围观者则是纷纷交头接耳起来,似乎都觉得这个番邦和尚好像真有些道行。

刘谌见状,在心吃惊不已的同时,也是忍不住暗自好笑,笑西晋历史大名鼎鼎的“敦煌菩萨”居然还是一个老神棍。

要说面前这四个人,在历史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竺法护据载乃是世居敦煌的月支侨民,原来以支为姓,八岁时跟着师傅竺高座出家,后来便随了师傅的姓。

年轻时他随师西游,游历西域诸国,精通三十六国语言,熟谙印度、西域各国的字体与发音等。后携带大批佛家经典回东土,居于长安、洛阳等地,毕生著作为《正法华经》,流布于世。

而那个潘岳则更不用说了,后世之有一句话,便叫“才宋玉,貌似潘安。”潘岳的另一个名字便叫潘安。他与兰陵王、宋玉和卫玠四人并称华夏历史四大美男子。

至于潘安之名始于杜甫《花底》诗“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后世遂以潘安称焉。其人美姿仪,少以才名闻世。

在历史,潘安二十岁时,晋武帝躬耕藉田,潘安作赋以美其事,洒洒千言,辞藻优美,为众所疾,遂十年不得升迁。

直到潘安三十余岁出为河阳县令,令全县种桃花,遂有“河阳一县花”之典故。有了政绩后,晋太傅杨骏便让他做了太傅主簿。后来杨骏被诛,他也被诛灭三族。当然,这也只是历史。如今他因为被人排斥,便辞官来到蜀汉谋求发展了。

在说这华夏历史的四大美男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才貌双全,或学、音乐修养极高,或治武功威震华夏。据说这些人出行的时候都曾造成万人空巷,争相目睹的场面。

可以说,潘安的美如同古代四大美女一般,倾国倾城,由此也不难得知为何刚才会出现如此的骚动场面了。

与潘安有些类似又不同的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国之蜀汉再起 最新章节第四百一章 街头偶遇,网址:https://www.dushuwo.net/130/130545/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