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鞭长莫及(2/2)

作品:《官升

过增加一些联系实际的内容。

但是,他也有他的顾虑,过多地将青原市农村经济发展的落后现状暴露在领导们面前,必然会引起朱敏文和唐逸夫的不满,祝庸之毫不客气地指出了他的患得患失和畏手畏脚,伊海涛打心底里的心服口服。

从哪里找到一个切入点,既可以为文章增光添彩,又能尽量不去触及朱敏文敏感的神经,这个难題同时摆在了伊海涛和楚天舒的面前。

周一,楚天舒照例坐了万国良的车去接伊海涛。

一路上,伊海涛眉头紧锁,一言不发。

就连万国良都感到了无形的压力,他本來话就不多,这个气氛下,自然不会轻易开口。

楚天舒心里有数,伊海涛是在为文章的事情烦恼,也只能保持沉默。

上班不久,市政府的大门口一下聚集了上百名农民,他们堵住了市政府大门,门前的整条街又被看热闹的围观群众堵住了。

副秘书长黄如山急急忙忙跑进來说:“伊市长,不好了,南岭县的农民又來闹事了,”

伊海涛心里一紧,就问:“怎么回事,”

黄如山:“估计还是核桃卖不出去的事吧,”

伊海涛说:“这个问題不是解决过了吗,”

黄如山说:“上次唐市长主持召开过一次协调会,但是,会是开过了,问題还是沒有真正落到实处,过了一段时间,他们又跑來闹,”

伊海涛说:“为什么不落实,”说完,觉得这不是黄如山能够回答得了的,决策者是前任市长朱敏文,主管农业的副市长唐逸夫应该更清楚内情。

于是话锋一转说:“黄秘书长,唐副市长在不在,你去请他过來一下,我们共同商量商量该怎么解决,”

黄如山说了一声“好”,就出去了。

伊海涛又把楚天舒喊过來,让他去信访办了解一下具体情况。

虽说农业这一块不归伊海涛具体分管,但是召集政府工作之后,基本情况还是有所了解。

南岭县是青原市最偏远的一个县,山多地少,交通不便,沒什么致富的门路,更不可能引进外资,长期下來就成了东南省出了名的贫困县。

为了改变南岭县贫穷落后的面貌,朱敏文当市长的几年前,号召农民们种核桃,支持银行给农民贷款购买树种,眼见着到了今年核桃大丰收了,本來说好了由县里统一组织收购,原來联系好的收购商却不见了人影。

这么一來,核桃赔本都卖不出去,连存放的地方都找不到,还要还银行的贷款,乡亲们为此发了愁,结果导致了大批群众上访,几次围堵县委县政府。

县委县政府两头不落好,市里说他们沒有把工作做扎实,农民们说他们只会讨好上级,不关心老百姓的利益与死活。

对于这个问題,刚开始启动的时候,伊海涛就觉得市里和县里有些操之过急,可当时的市长朱敏文信心十足,分管农业的副市长唐逸夫也极力赞成,伊海涛刚担任常务副市长不久,对南岭县的情况也不够熟悉,自是不好多提反对意见。

现在回过头來看,矛盾和问題暴露出來了。

大概两个月前,农民们聚集过一次,将县委县政府堵得水泄不通,非要讨个说法,南岭县的付大木等人就把问題往市里推,农民们又來市里小规模地上访过一次。

为此,朱敏文让分管农业的唐逸夫主持召开了专门的协调会议,决定市里拿一点资金,县里自筹一点资金,用于善后工作,要求县里必须做好农民的安抚工作,保证社会稳定。

筹集來的资金只能是杯水车薪,县委县政府拿到钱之后,又沒有完全用于核桃的收购上,而是用于支付了拖欠的教师工资,中考和高考在即,教师队伍的稳定更是燃眉之急。

付大木他们考虑,县里收购了核桃同样是积压,还要找地方存放,对于解决农民的难題自然态度不积极,但是,迫于上面和下面的压力,无可奈何之下,不得不采取了强行压制的措施,阻止农民们上访闹事,
本章已完成! 官升 最新章节第579章 鞭长莫及,网址:https://www.dushuwo.net/134/134912/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