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公文(2/3)

作品:《召唤大纵横时代

泰山军,军士6273人,由抚军中郎将刘荡统帅,校尉于迢佐之,防卫泰山郡。

济北军,军士8562人,由掌军中郎将潘凤统帅,由校尉王寿、陈庆佐之。

河水营,军士6875人,由校尉王泉统帅,于河水之畔屯田。

濮阳军,军士2800人,由校尉张立统帅,镇守濮阳。

骑兵营,军士1585人,由校尉陈到统帅,坐镇昌邑,若有异动,火速驰援。

山阳军(西征军),军士8142人,由校尉章晋统帅、校尉徐让佐之。

亲卫营,军士557人,江河亲自统帅,由齐凌、耿雷、刘铁牛分部统帅。

以上军士为江河亲自供给的军队,总数为34794人,如今已经全部记录在册。其余各郡守卫军队如下:

泰山郡:军士972人。济北郡:军士671人。东郡:军士1872人。山阳郡:军士3458人。济阴郡:军士8756人。陈留郡:军士5293人。

以上各地防守的军队总计21022人,都是由当地郡县给予补给。从中可以发现,在江河亲自统帅的地方每县的驻防兵力在百人左右,而在山阳军、济阴郡和陈留郡等太守势力强大的地方,守备部队则很多。

因为其中包含着由太守掌握的,以守备军为名义,实则是机动部队的军队。

对于军队的改制,江河认为不能操之过急。在对兖州军队进行了在籍记录后。在六月十二日,江河对于西征伤亡将士的名单也正式列出。

虽然整个刺史府高度运作,甚至又向兖州世家搜刮了不少人才,江河对于伤亡人员的确认工作也整整持续了五天。对于伤亡将士的补贴数额很快就被统计出来,江河认为数额颇小,便又加大了补贴的力度。

总共补贴近万伤亡将士总计钱四千六百万和四十八万石各类粮食以及六万八千亩的三十年免税田。

伤亡抚恤钱款将在今后一个月内发放到全州各处。好在夏税正在收纳,江河可以一边征收夏税,一边向伤亡将士支付这笔伤亡抚恤金。

杨善会统计了一下,今年的夏税大概在四百二十万斛左右,一斛小麦可以买上40钱,除去这笔伤亡抚恤金大概还能剩下二百五十七万斛粮食储备。

兖州的粮仓内差不多已经要见底了,这二百五十万斛粮食只能给兖州的粮仓垫个底,江河完全不需要新建粮仓。江河直接统领的军队一年耗粮在七十五万一千五百斛左右,加上军官与官吏的俸禄也差不多在九十万斛左右。

这样下来,江河手里可算是攒下了一笔小钱。

有了钱,兖州的各项工程就能够步入正轨。仿照在巨平和奉高的经验,江河搜集山阳郡的工匠。强制山阳郡,每县都要将一半的工匠迁入到昌邑城内。

昌邑城内的建筑已然铺满,城内没有空余的土地,江河就在昌邑城北,泗水岸边建立起一座小城,将工匠全部迁移其中。那里既是江河的兵工厂,又是江河的发明基地。

城北工业基地为江河的第一个献礼就是一口铁锅!虽然这锅比后世的大铁锅来说实在太厚,而且易碎,可实在是让江河吃到了一次炒菜。这把江河弄得差点哭出来。

真不容易啊,天天吃开水煮肉和烧烤都要腻死了!激动之余,自然对城北工业基地加大了投资,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城北工业基地就聚集起了将近三千工匠,还有江河的数千军队驻防以及征发的数千作业民夫。

整个工业基地出现繁荣场景,作业的号子声冲破干云,铁匠们的敲击声宛如雷震。

有了宋应星的帮忙,城北工业基地很快就建立起来。甚至带动了昌邑的经济发展,泗水岸边的码头人头攒动,甚至已经有人在城北申请地皮建造房屋。

这份请求昌邑县令不敢怠慢,连忙送到山阳太守刘累府上。刘累见后认为是江河的新政,也急着去请示江河。

江河见到这种现象自然很是欣慰。在城北工业基地外两百步划定了军事管理区后,将城北土地开放,并且打算修建城墙,将城北地区纳入城区。

虽然大抵看来,天下已经平定,江河也没有放弃防御设施的建设。江河在全州险要位置,设立了二十座烽火台,用于驻扎士兵和监察敌情。

这些烽火台大都设置在了东郡和泰山两郡之间,主要防范对象也是冀州的李淳皋和崔大帅。

按照江河与法正的谋划,江河已经向朝廷举荐崔大帅征讨益州。不用江河告诉,公孙冶和邹楚也知道江河这是想把这个什么崔大帅调往他处。

没过多久,圣明天子下诏书,封校尉崔勇为武卫将军,统兵万人驻防咸阳,防备汉中韩贼。

真没想到,不知这个崔大帅是发什么疯了,居然真的带着一万人上了路。路过昌邑,崔勇还来见了江河一面,江河自然是热烈欢迎,甚至送给崔勇两百副铠甲作为赠礼。

当然,崔勇的军队刚一离开兖州,江河就与已经被策反的两县县令通达书信,要求正式反正。并且命潘凤、刘荡所部军队兵抵泰山之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召唤大纵横时代 最新章节第五章 公文,网址:https://www.dushuwo.net/160/160631/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