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拆迁和科举(1/2)

作品:《召唤大纵横时代

永乐宫南苑偏东,千机阁内,江河正在处理,自己征讨蜀中时,遗留下来的文书。这几天内,江河的部队也陆续凯旋。

虽说分守蜀中三镇,一下子就耗去了江河数万部队。然而此次江河从蜀中,足足迁出三万余户,随着大军抵达,这三万户人家,也被江河彻底迁移到了中原地区。

三万户,十多万人的吃喝拉撒,是个不小的问题。这可不是十万训练有素,服从命令的士卒。其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达官显贵,有街上行乞,有宗室之后,有市贾商人。

这还只是第一批,江河预计从蜀中迁出起码二十万户。对于这些人的规划,江河预计把他们中的大部分,迁移到长江两岸,尤其是刚被韩匡杀得千里无人烟的荆州。

剩余的一部分,会被江河着重迁移到洛阳和正在兴建的新城,进行强制移民。

江河始终相信,繁荣的城市,一定会为朝廷带来源源不断的税收。为了促进洛阳的商品经济发展,江河刚刚回到洛阳,就一纸诏书发了下去,要阶段性地征辟洛阳貔貅坊、天宝坊的民户住宅。

此举,正是江河为开启洛阳东西两市,做出的准备。

大陈没有专门用来交易的市场,只有几个坊内的主要干道上,可以兴建商店。如此一来,在洛阳城内就很容易形成产业的聚集,虽然产业集中了,购买却十分麻烦。

木兰诗中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除了互文手法外,也真的体现了当时的情况。

当然,这则消息江河早就在还未攻蜀的时候,就提前告诉了苏双。如今两坊的民户,已经多让大内禁中购置下来。

这当然不是来骗取什么朝廷的购置费,这对于江河来说无异于左手倒右手,只是江河不希望在现阶段大量的资金流入民间。

因为江河知道,动辄数金甚至数十金的住宅只要一动迁,就会产生大量的富豪。

富豪虽然拥有强大的购买力,可大部分资金也被贮藏起来,这才不是江河想要的结果。一个富豪有一百金,他一年可能只会花费十金。可如果把一百金分给一百人,那一年时间,被花费的钱数,有可能达到九十金!

货币大量流动起来,就意味着市场上的交易比以往更多了,也就意味着市场的繁荣,经济的优良发展。

不过江河也的确因此发了财,一套只值二十金的住宅,现在起码也要翻了三四番,得七八十金,才能买下了。

苏双一口气投资了足足八万金,现在只恨投得太少,只赚了二十多万金。当然,这不过是市场价格,江河可不希望现在把这些店铺出售。

毕竟,在江河眼中,以后的貔貅坊(东市)和天宝坊(西市)一定会比现在的,更加繁荣!想着以后光是靠着店铺租金,就能养起几万军队,江河自然龙颜大悦。

郭济正在这时,向江河汇报了消息。

“什么?申老的折子?”江河只顾着看苏双和户部递上来的采购事宜,还没开始处理礼部的事情。

“是,陛下。申尚书已候在偏殿里了,他说有大事禀告,折子早早上过了,也不知陛下看没看。”

“这倒是没有,朕这就看,又能有什么大事?”江河伸手去拿礼部的折子,突然心里一个咯噔,不会是今年的科举出了岔子?

科举在今年四月如期举行,各州考生相继入京。不同于以往,江河在建国之初的几个月就定下了完善的科举制度。参考了明清的科举,江河在有条件的县中设立县学,在有条件的州中设立州学。

每年县里举行考试,由州学政轮流县中,举办考试。不同于前世科举,县试只靠一场,却要连考三天。

考试内容以《论语》、《孟子》为主,还涉及到十三经及江河亲撰的几本自然科学书籍中的重要知识。

凡是县籍有名者,皆可报考。根据朝廷发布名额,由州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名额的确认,同时又规定,每县每年,不得少于一人,也不能多于二十人。由于发到州里的名额是平均每县六七个人,江河就可以根据需求,适量增减中试者数量。

和前世一样,县试考中者成为秀才。可于八月参加州中考试,考中者称孝廉,每年每州二至八人。

孝廉即可于次年四月入京赶考,先后经历贡试、殿试,考取进士。至于考试内容,也逐级扩大。最后一级进士,江河就给了足足三十多本书目。

这三十多本书,涉及诸子百家,社会各业。就连宋应星写下的大宋版《天工开物》也在其中。为的,就是不让这些学子独守四书五经,只会大道理,不懂真学问。

三十多本书,光是字数加起来就几百万字,看完一遍都要个把年月。(认真读书,可不是看网文。)若是加上注释、批注、释文,足足有几千万字。

江河要的就是你背也背不下来,只能略观大概。然而这些当中,还是以儒家学说为主,五经更是其中之重。不过你要是光研究四书五经,别说进士,孝廉都费劲!

这套体系,江河与礼部商量足足两个月,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召唤大纵横时代 最新章节第四十五章 拆迁和科举,网址:https://www.dushuwo.net/160/160631/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