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青苗之法(1/2)

作品:《召唤大纵横时代

时间转眼来到了昭泰五年二月初一。

与平常的初一不同,二月初一可有一件大事,那便是规划

这是已经立下来十多年的规矩,三位平章与六部尚书及御史中丞、鸿胪寺卿、大理寺卿如期而至。今年又不同以往,昭泰皇帝已经在位五年,今年刚好是建国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的年份,不可谓不重要。

这样的密会,直接在千机阁内召开。狭窄的楼阁内,正好适合这样的小会。殿内只留下上述十二位重臣以及内廷总管郭济。

要不是皇帝和十二位大臣需要人来伺候,郭济其实也要被拒之门外。千机阁外,五步一岗,十步一哨,为了召开这场会议,江河提前多日就把射声军调入宫中布防,以防止机密泄露。

虽然已是二月,天气却还不太暖和,郭济亲手点燃了阁内的几个火炉,又打开阁楼上的小窗,便留在一旁伺候。

和往日朝会不同,十二位大臣都有坐席,皇帝也不过略高一点。

“今日召集诸位,也不用朕明言为了何事,各部逐一汇报吧”

随着皇帝随意的一句,诸位大臣依次汇报了去年工作的完成情况和对今年工作的计划。不得不说,几部做出的汇报,较之以往强了太多,江河挑不出什么毛病,只能频频点头,偶尔插上两句,提出自己的看法。

由于江河无以复加的威望,几位大臣虽然久居高位,在面对皇帝的批评时候也不得不恭敬万分,接受皇帝的指示。

汇报工作进行得很快,只过了两三个时辰各个衙门就基本汇报完成。就连对今年工作的规划,也在赐宴之后一个小时内结束了。

见工作完成得如此顺利,江河也没有放走几人的意思。

“朕统御天下,业已五载,然困于宫囿,未能查民之全貌。较之于朕,诸位卿公可知民之忧乎”

几位大臣相视一望,先后说出自己的看法。

平章法正作为百官之首,第一个发言。

“陛下,臣等虽然联系君民,然地位愈隆,权柄愈重,自决于民,臣等惭愧。”

“何必惭愧,卿等皆国之干城,身肩重任,岂能日日无所事事,只去观察百姓可四方牧伯,明者实少,不得不仰赖诸位卿家。”

江河解释道“所谓天命者,实则人心也。不知民,而能得人心者,朕未所闻也。”

“曩者,晋王作逆,四海沸腾。诸侯不以惠爱为德,相互倾轧,攻伐周邻,乃至天下动荡,生民有倒悬之急。当此之时,朕发垄亩,知天下之所欲安,故提三尺青锋,投身卒伍,乃定有天下。”

“而今,天下已安,朕怀天命,而恭登大位。每每思之,不由忐忑。身居紫宫,隔绝于民,不知民之所思,不能以人主而馈于其民,是朕之所过哉然朕有开国克定之功,百姓虽然有怨,也可容忍,至于百年,未可知也”

听了江河的话,满座公卿无不叹服。

“陛下长谋远虑,臣等未及”

“大宋有如此之君,实是天下之福矣”

群臣们的马屁,被江河坦然接下,又听他道“诸位卿家,可有余策,以济天下乎”

皇帝的话,让群臣相觑,终于站出来一个人,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此人身着绯红官袍,头上乌纱,戴得紧实。肃穆的脸上带着三分恭敬,将近八尺的身高,也不像是个南人。

“陛下,臣刑部尚书王安石,有事启奏。”

“介甫有何良策,益于百姓”

“臣有青苗法一则,愿陛下行之”

江河闻言,脸瞬间变得与王安石的脸一般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 青苗法,你不是验证过了吗

而且青苗法也不是王安石的独创,它最早被用于唐末割据时期。即向即将耕种,却不能承担耕种费用的贫困农民借钱,再待秋收时还清所欠欠款,再补上利息。

按照常理来说,青苗法通过国家承担风险,既可以扩大生产,又可以一直兼并。甚至农民交还的本息,还能补贴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在使用之初的确很成功。

可等到王安石为相,大举推行青苗法后,虽然初见成效,可却由于用力过猛,各州各地都被分配的数额,更有官吏为了自己的前途,摊派青苗款。

这样,原本富足的百姓,却不得不去借自己本就不需要的钱。而青苗的利息也越来越重,从两三分,一路飙升到四五分。官吏们又附上了许多名头,使之变成地方敲诈百姓的手段与苛政。

王安石可不是大老粗,他一见江河脸色一黑,心底一紧。

他当然知道青苗法的弊端,可在他眼中,这一次不一样。毕竟,他已经在北宋进行过了一次尝试,知道了许多在未实行青苗法时所不知道的后果。

何况,他也有能够劝服江河的理由。

“陛下,臣之所行青苗法,与陛下创立的两家银行,有很大关系。”

“哦王卿是想着用银行来开设科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召唤大纵横时代 最新章节第一百四十四章 青苗之法,网址:https://www.dushuwo.net/160/160631/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