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金州与“辽人”(3/3)

作品:《1255再铸鼎

点也无所谓,所以一个学徒练一阵子也能敲出来,加工成本非常低廉,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

拿十六世纪欧洲板甲比较成熟的时期相比较,那时一个意大利工匠一个月的工资差不多5弗洛林,一匹马要30弗洛林,一套全身板甲要35-40弗洛林,而一件胸甲只要5弗洛林。可见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的话,1弗洛林基本相当于此时代中国的1贯。当时的板甲大都是熟铁渗碳再热处理,而玄武甲是纯正的钢甲,所以价格应该比那时的胸甲贵一些,但合理价格有个10贯也就差不多了。

现在卖给契丹人39贯,东海商社赚取暴利,而契丹人获得难得的甲胄,皆大欢喜嘛。更何况39贯只是个结算单位,契丹人可以用山货支付,真实成本又不知道低到哪里去了。耶里合大喜,拉着韩松大喊好朋友。不过现在起点号上没有太多玄武甲,只给了耶里合两件,换他免了这次的交易税赋。

韩松和耶里合称兄道弟地走下船,耶里合拿着用布包好的玄武甲回金州城了,韩松又招呼试一号过来,卸货补充食水休整一下。

过了一会儿,去帐篷区交易的几人陆续带着几个脑后挂着小辫的女真人过来取货了。他们一开始听说要以货易货,还有点头疼,但等到了交易区之后,发现这里的结算方式还是挺先进的:买卖双方的商品都以铜钱计价,只要讨价还价一番,然后相互挑选总额等值的商品就行了。毕竟这些女真人也曾经是文明人,商品经济的那一套还没忘掉,只不过辽东地区没有经济基础,所以铜钱无法大规模通行罢了。

两条船带的货物并不多,天黑之前就交易完成了。为免夜长梦多,第一舰队在入夜之前就离开了金州,停泊在大连湾口几个小岛附近过夜。

晚上船上几个股东一核算,发现在金州这边采购山货确实比在登州合算不少,他们在登州采购了800贯的各类货物,换回的山货在登州要差不多1500贯才能买到。考虑到这其中经过了好几个环节,这利润率只能说合理。不过将来可以用玄武甲换回山货,再拉去南方销售,这个利润可就大了。

金州再往东,据说还有几个这样的贸易口岸,不过现在蒙古人还在和高丽人打仗,第一舰队就不去凑热闹了,第二天就向登州回返了。
本章已完成! 1255再铸鼎 最新章节第36章 金州与“辽人”,网址:https://www.dushuwo.net/184/18456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