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实地考察(1/3)

作品:《材料为王

【这两天写得太慢了,也不得不发得更晚,实在抱歉。

开始本章更新之前,依然要感谢火烤老母鸡、garysi1、19452004网友,感谢你们的支持,谢谢!同时感谢所有点击、收藏、推荐的朋友,作者在此表达深深地谢意!】

一辆公交车缓慢停靠在路边,这里是公交路线最后一站,路边只有一根孤零零的站牌。马路两边全是田野,空气中也带着淡淡的青草味。

等车上人下完,公交车缓缓掉头,接上对面站牌等待进程的人,向着来路驶去,很快就消失在视线尽头。

居住在附近村落的乡民很快散去,陈中和妻子瞿洁四下张望着,眼神中一片迷茫无助。

“郭所长说他们研究所就在102路终点站,和中科院材料应用研究所面对面,可这里明明就是田野,哪里有什么研究所?”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陈中有些不知所措。

“该不是骗我们的吧?月工资一百五,还有奖金,月收入不会低于二百七八,哪有这么好的事!”瞿洁怀疑道。

事实上,那个郭所长不只是对他们允诺了这些,还有诸如研究成果被采用,获得了经济效益会按照技术在产品中所占分量提成等一系列好处。正是这些看得见和看不见的优越条款,让老两口怦然心动。两人在家商量了好几天,终究还是决定过来实地看看究竟是不是真有这回事。

现在想想,他们也太容易上当了。

她和老陈在十三所干了一辈子,算上工龄工资,到退休也才135块7毛2的退休金。哪有刚到一个单位,就拿两百七八的高工资?

“不会的,人家是外国公司,怎么可能骗人。你在这等着,我去问问人。”

陈中推推黑框眼镜,向前倾着身子望了一圈,让妻子在站牌下等着,自己顺着田坎,向远处一个正在耕作的农民跑去。到近前,两人说了几句,只见那农民向着远处一片树林指指点点,陈中也顺着他的方向朝那边看,又说了几句话,然后小跑着赶了回来。

“还要朝前走。公交车到这里就回头了,还要走一刻钟。你看到那片树林没有,那里就是中科院材料应用研究所的后墙。”陈中略微有些气喘地对妻子说道。

远处那片树林,他们之前就看到了。在树木间歇,也看到了几点围墙的痕迹,当时他们还以为那是一个村落。

走了一段路,景物放大,树木间歇的围墙越发清晰,看外观果然像是一个很大的单位。

两人绕过树林,就看到了被树木挡住,马路对面的一片建筑。如果那个郭所长说得没错,这就是中美电子研究所了。

在旁边,还有很大一片地正在开发,几百个建筑工人正热火朝天地展开施工,不知道是研究所扩展用地呢,还是新建工厂。

老两口惴惴不安地穿过马路,来到对面建筑大门口,“中美电子研究所”的门牌让他们松了一口气,总算找到了。他们走进大门,就在侧面收发室门口看到一张条桌,一个年轻女孩子坐在木桌后面,见到他们进来,立即热情地站起身迎了上来:“两位是来参观的吗?”

态度一点也不像其他国家单位那么冷淡,对着他们笑不露齿,这第一面就给两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您好,我姓陈,陈中,这是我爱人瞿洁。前些天有位姓郭的年轻同志到我家去找我,说他是研究所所长,表示这里缺少有经验的研究员……”陈中赶紧将来意告知对方。

“您稍等,陈中是吗?”年轻女孩子翻开面前一个记事本,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名字,她指尖在名单上滑动,“啊,找到了,陈教授是吗?您原来是十三所磁性材料研究室的,对吗?这是您爱人瞿大姐,也是十三所真空室操作员?”

“对对,就是我们!”

见研究所准备这么充分,不光是让接待人员记住了两人名字,还把他们的原工作单位、技术专长也罗列清楚,接待人员又这么礼貌,显然事先得到了提醒,要求对来客尊重有加,陈中也很是高兴。

“两位来得正是时候,郭所长他们刚刚带着一位市无线电六厂的高级工程师回来,参观咱们研究所,这个时候可能还在行政楼。我这就带两位过去。”姑娘微笑着说道,向他们做个手势,带着他们向研究所内走去。

太好了!

外企就是外企,在细节上做得如此周到。陈中夫妇对这趟行程充满了期待。

中美电子研究所应该是个新成立的单位,他们之前都没有听说过。看脚下的路面、围墙、设施,全都是新的,连路两旁的植物也都是新移栽不久,行道树又矮又细,还是些幼苗。只有建筑物建有少数树木是整体移植过来,高大繁茂的树枝间可以看到新冒的嫩芽。

和国内的大多数单位一样,研究所很大,建筑物不多,空地很多。所里绿化面积超过了百分之四十以上,大片的草地、苗圃,还有一个面积不小的人工湖。在湖中心用泥土堆了一座人工小岛,上面修了一个小亭,一道长廊从湖岸连接到人工岛,曲曲折折。

到了行政楼,陈中夫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材料为王 最新章节第二十二章 实地考察,网址:https://www.dushuwo.net/192/19238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