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奥尔森不是一个好的销售员(1/3)

作品:《材料为王

【感谢我忘了00、garysil网友的打赏,非常感激!garysil朋友投的更新票,我只有望而兴叹,可惜精力实在不济,只能说声谢谢了。

同感谢所有点击、收藏、推荐、宣传本书的朋友,一本新书能获得大家的认可,离不开朋友们的支持,在此表示诚挚谢意!】

dec的总裁奥尔森是个行动派人士,他的强硬性格,热血强硬的讲话风格,使得他被称作计算机界的巴顿。当他说“在路上”,那就是真的已经在路上了。当天他就乘坐航班从dec总部所在的美国东北部马塞诸塞州,飞临了西部城市旧金山。

一落地,他连酒店也没有去,就直接打电话通知霍克他已经到达,并立即提出会面要求。

霍克也答应了他的要求。

这是只有老前辈才能享受到的特殊礼遇。

美国虽然计算机公司众多,但基本可以划分为四大体系:一是ibm,一是dec,一是德州仪器,一是仙童。

这四个体系囊括了半导体制造主要的公司企业,及发展方向。

四个体系中,ibm和德州仪器都长盛不衰,尽管也出现了很多次经营危机、人员出走,但都被它们扛了过来,可以称为之美国计算机界的常青树。由它们所培养出来的工程师、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在全球开花散叶,为计算机行业的蓬勃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dec的总裁奥尔森,就曾短暂在ibm工作过。

其他两个体系,则在短暂的辉煌后,先后分崩离析。

首先是仙童。

半导体发明人肖克利受斯坦福大学热烈邀请,在硅谷开设了肖克利实验室。半导体发明人的名声,引来了全美的优秀半导体学家们纷纷加盟。然而好景不长,由于实验室迟迟没有取得成果,其中八名最顶尖的半导体专家出走,被肖克利愤而称为“八叛逆”。

也就是这八叛逆,成立了仙童公司。

他们首创了利用现代摄影技术,用相机底片来制作集成电路模版的技术。并与德州仪器公司几乎同时提出了对集成电路专利的所有权,双方争夺旷日持久,达十余年。最后是弗兰克林学院奖,分别对首先提出用金属蒸发的方式来制造集成电路内部连线,代替焊接线的基尔比授予“第一块集成电路的发明人”,仙童公司的诺伊斯被授予“提出了适合工业化生产集成电路技术”。

法院接受了这个判断,认定双方同时拥有集成电路专利。

从此之后,两家公司结为生死之仇。

可惜仙童公司显然没有德州仪器的深厚底蕴,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仙童公司内部始终纠纷不断,最终造成了八名创始人再次出走,仙童解体。

由仙童公司出走员工创建的半导体企业,就包括了后来著名的英特尔、amd。

再来说dec。

公司从六十年代中期创业,以70%股份从风投公司ar&d获得7万美元贷款(这仅仅是贷款,不是投资,正因如此,郭逸铭才对风投公司充满了警惕),到七十年代初便迅速攀升到第二大计算机巨头。ar&d由此获利数亿,其1:5000的超值投资利润回报,使之成为mba最为让人津津乐道的案例之一。

dec回避ibm数十年,但在七十年代末期个人计算机快速发展阶段,却频频失误,几乎面临绝境。虽然在后期重新回到正确道路,也曾短期内再次奋起,但最终被新崛起的康柏所兼并,消失在历史舞台。

dec在几次失误过程中,大批技术人员出走,为其他新型计算机公司壮大立下了汗马功劳。例如曾在dec做过程序员的布罗克林,他的电子表格软件如果被用在d,ale尚显简陋的硬件设计就不可能让苹果公司快速壮大,dec也不会衰落如此之快。

再如,在公司反复挣扎过程中,大批技术人员离开公司,大多加入了英特尔、amd等公司。由dec研发的集成电路技术快速散播到这两家公司,为英特尔、amd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快速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由此奠定了这两家公司在个人计算机芯片制造上的领先地位。

虽然dec失败了,但这家公司可谓是全美最具创新力的公司,后世大量的集成电路技术,都源自于dec技术储备。甚至在公司尚存之际,其他公司就开始大量窃取、盗用dec的专利技术。如英特尔公司与dec的专利纠纷官司,一直打到了dec解体的最后一刻。直到dec被康柏兼并,新东家康柏和英特尔才达成庭外和解,英特尔以支付专利授权费方式,获得技术使用许可。

由此可见,奥尔森不是一个好的公司掌舵人,却是一个很好的工程师。

可以说,dec研究的绝大多数技术令人惊艳的技术,都是在他的直接领导下取得的。许多设想,完全可以用奇思妙想来形容。

有时候,郭逸铭都怀疑,奥尔森会不会也是一位穿越者,否则怎么会在他领导下,dec研发出如此多,对后世技术造成重要影响的电子技术成果?

傍晚时分,奥尔森一行来到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材料为王 最新章节第三十四章 奥尔森不是一个好的销售员,网址:https://www.dushuwo.net/192/19238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