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IBM的豪赌(1/4)

作品:《材料为王

【感谢网友小-a、№こ世の战神、j68639991、octous7372、无处随风、飘缈云隐、我是虫洞、360060728的打赏,作者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感谢所有点击、收藏、推荐本书的朋友,看榜单中排名在降,请大家帮忙投出手中的推荐票,不要掉出去啊。】

郭逸铭难得抛开了所有工作,脑子里什么也不想,一天休息下来,精神感到格外的愉悦放松。他见舒雨菲也是难得一幅非常开心的样子,一狠心,就又在旧金山多待了两天,之后才意犹未尽地返回了国内。他跟对方约定,等下次有空闲两人就到八达岭去一趟,领略一下长城的雄阔豪奇,也去当一当好汉。

这次秦殇倒没有阻止了。

自81年国家全面放开包产到户,当年就获得了大丰收。但国家穷了太久,这才是推广包产到户的第二年,老百姓们仅仅做到了吃饱饭,正在向吃好、穿好而辛勤努力,大力发展农村副业项目,种菜、养猪、养鸡、养鱼,哪有闲钱来出外旅游?

城市居民就更没可能了,他们一个月的收入在家庭吃穿用度上就花了个精光,每月能存个几块钱,都是从牙缝里省出来的。这个时代交通也不便利,旅游景点建设更是荒芜一片,全国现在就只开放了一个西安的兵马俑,还只准外国游客游览。其他后世的著名景点现在大都仍处于原始风貌,

没有旅馆、没有餐饮,谁会跑到一个荒郊野外去风餐饮露。

因此八达岭长城如此有名的地方,除了当地人常去偷城砖回去垒猪圈外,这个时代根本就没什么人去玩,可以说是非常幽静偏僻,不用担心会出什么意外。

郭逸铭一回到中美电子研究所,便又投入到无穷的案牍工作之中。

公司现在实行的是集团公司架构,由总公司对下面几个分公司进行垂直管理,各个公司又有自己的业务范围和独立处置权。一般性的经营业务,下面的分公司自己就处理了,报到他这里来的都是必须由总公司才有权处置的重要公文。

但这些公文不算多,多的主要是研究所的各种研究报告、资金审批报告、立项报告、设备采购报告、新品测试报告这些技术性文件。

郭逸铭对各经营分支机构采取的是放权态度,只是不定期由会计监察部门对下面进行财务审计,以保证公司资金安全。至于具体的经营活动,则都是放手让下面的管理人员去做,自己求得轻松之余,也能让管理人员得到充分的锻炼。

惟有中美电子研究所,他始终死死捏在自己手中,从无一丝一毫放松。

对于研究所总的科研体系,他现在还没有整理完善,仅是粗略地给下面发放了一个框架。同时根据研究进度和对国际上相关研究情报的搜集,不断进行调整优化。而对于超出这个框架之外的研究项目,都需要下面提交申请报告,交由他审核之后,才能决定是否立项,划拨资金对该项技术展开研究。

因此在研究所里,他实行的是说一不二的一票否决制。

这样一来,压在他肩上的担子就显得格外沉重。而大摞大摞的纯技术文稿,更是看得他的秘书班子一个头有两个大,每天下班都是两眼发直——看不懂啊。

为此,他又从研究部门中抽调了一批科研人员,组建了一个技术分析室,专门处理下面的纯学术报告,以分担秘书处的工作。虽然建了这么一个技术分析室,可他又怕这些人因为科技前瞻意识不够,把一些可能对未来具有重大意义的技术随意否决,因此制定了严苛的规章制度,命令他们将所有的技术报告、哪怕是否决的都必须整理出一份节略,然后呈递到他这里进一步审批。

这就又把技术分析室的人累得叫苦不迭。

全所的人都知道郭所长是个技术专家,只要是关于电子方面的,啥都懂。想像哄骗以前单位的领导那样欺瞒他,那是找死,所以人人都不敢乱来。他们有时候为了吃透报告里究竟说的是什么,其意义何在、又能对那些关联科技产生多大的影响,准确地递交节略,连续不免不休要查阅好几天的技术资料。一份短短数百字的节略报告,几乎耗尽了他们的心血。在研究所里,其他部门的员工无论什么时候碰到分析室的人,都能看到他们那不着边幅、乱蓬蓬的头发,睁着一双布满血丝通红的双眼,时时刻刻手里都捧着厚厚的技术资料,口中喃喃自语,就仿佛电视中那些科学怪人一般。

有时候分析室的人坐下来闲聊,都会自嘲地说,在郭所长的残酷压迫下,他们其实比下面实验室的人还要辛苦,掌握的知识深度和广度还要精深。他们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做得比牛多、吃得比猪差。忙忙碌碌一日复一日,永远看不到尽头,连恋爱都没工夫谈,看来迟早是要打光棍了。

郭逸铭也听到过他们的抱怨,也对他们的工作担子之重而有些过意不去。可他却不能给他们减担子,反而要更加鞭策督促,让他们工作更加卖力。

要在这个时代实现他的野心,就只有在信息收集、信息传递、信息处理这些关联科技的研究,都取得重大突破,才有可能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材料为王 最新章节第九十一章 IBM的豪赌,网址:https://www.dushuwo.net/192/19238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