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灵泉(1/2)

作品:《紫冰夫人

那年黄莺儿带孩子们回娘家过重阳节。见天气适宜,黄罗氏便差大表兄初何带上黑甜去灵泉寺游玩。初何欣然领命。

大表兄初何是喜莲长子,已过舞象之年,然未及弱冠。长身玉立,眉目疏朗。性情温和,恭谦有礼,素日里与弟妹们相处融洽,也最得长辈们的欢心。

黑甜原想捎上几个表姐妹,可秋云嫌去了灵泉寺太多次,早没了新鲜劲儿,不肯随她去,自顾找了村里的姐妹蹴鞠去了。细雪最不爱出门,宁愿呆在屋里摆弄她的刺绣。

又要去找翠夏和冰语,初何劝她道:“她们还小呢,吃不起爬山的辛苦,难说不会哭闹,倒拖累了我们。”黑甜一想,也是,便不再提起。

初何和黑甜用完早饭后便出发了。上了山,初何径直将黑甜带到一块石壁下,说:“你们往日只去寺里烧香,并不知道常有高人涉足灵泉山,譬如苏学士在此游历时,曾于石壁题诗‘七泉’一首,吸引了许多文人雅士前来赏鉴。”

黑甜笑道:“外婆和舅母从未带我来过这里。而且初何哥哥难道忘了,我是斗大的字不识得一个!就算这些字认得我,我却不认得它们。”

初何念过几年私塾,便为她呤道:“‘泉泉泉泉泉泉泉,古往今来不计年。玉斧劈开天地髓,金钩钓出老龙涎。’”

黑甜不解道:“为何有如此多的‘泉’字,诗竟也可以这样写的么?”

初何笑道:“你小小年龄,又没念过书,自然不会懂得,诗如其人,苏学士的诗,自然、洒脱,直抒性灵,不拘一格。”

“还有他的词作:‘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何其潇洒,何其优美,可谓登峰造极,无人能及,必定可以流传千年,受世代景仰!”

黑甜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哦!”想了想又问,“你说的那位了不起的苏学士,现在又在哪里呢?”

“听说新帝即位后,他已被招回朝,升为翰林学士。”

这时,五六个和初何年龄差不多的年轻人,身穿蓝色或月白的襴衫,头戴黑色儒巾,谈笑风声地朝石壁走来。

打头的那个指着石壁,兴奋地说:“这就是苏学士所题之‘七泉’!”

余下几个忙聚拢了过来,齐声赞道:“果然好诗!好字!”

“我倒更喜《题西林壁》中的意境:‘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绝妙好诗!”不知是谁说了句,顿时像炸开了锅一般,又有人呤起自己心仪的诗句来。

“‘清波石眼泉当巷,小径松门寺对桥。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千年古木卧无梢,浪卷沙翻去似瓢。几度过秋生藓晕,至今流润应江潮’……”

“其实各花入各眼,在我看来,苏学士的诗词句句都是好的!”打头的又说,“今日既已到了此等风雅之地,也需得做些风雅之事!我的书僮带了好酒和鲜果,咱们也去寻处有古松有清泉的地方,赏景、呤诗、品酒如何!”

只听他们连声叫好,很快离开石壁,拐进一条林荫小道。

初何先是无比羡慕地看着他们的背影,然后垂了头,长长地叹了口气,说:“他们呤的苏学士的诗,我也能倒背如流。甚至能呤出更多来,可又能如何呢!”

“我也想像苏学士那样,从小饱读诗书,学富五车。长大后学而优则仕,效忠朝廷,造福一方。可惜——不能够啊!”

黑甜奇怪道:“为什么?我以为只有女子不能读书作官,你是男儿家,有什么不能做的?”

初何苦笑道:“我虽为男儿,却出生乡野蔗户人家。长大了只能跟着爹爹种蔗贩蔗、榨浆熬糖。能给有钱人家的公子当伴读童子,念了几年私塾已属万幸!”

“那位王公子明年就要参加解试,如果榜上有名,又要参加省试、殿试。如果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堪称人生第一得意事!”

“听我娘说,明年开春就要为我提亲。成亲以后,再生几个孩儿,要想念书赶考,更是白日做梦了!”

黑甜心想,原以为初何哥哥身为男子,生来本就比自己金贵,又有大舅母这样的娘宠着,黄家虽不是村中大户,也还算小康之家,自然是事事顺心,百事不忧的,却原来也有这么多无奈,这么多辛酸苦楚。

也许,不止我和初何哥哥不能如愿,秋云、细雪她们,舅舅舅母,还有外婆,爹爹阿娘,甚至叔伯婶娘,萍儿、祥儿他们,都有不如意不称心的时候,只不过大家都把心事揣在怀里,不拿出示人罢了。表面带着笑,其实心里头流着泪也未为可知。

眼前的美景很快驱散了她心里的阴霾,黑甜雀跃道:“初何哥哥,灵泉就在不远处,那里阴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紫冰夫人 最新章节第8章 灵泉,网址:https://www.dushuwo.net/196/1964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