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 在托儿所(1/2)

作品:《旷世孽缘

清原一中的托儿所,成立于一九七四年三月一日。趣*讀/屋托儿所的建立,是校领导考虑到年轻的女教师有的家里没有老人帮助照顾孩子,也不排斥有的男教师家里也是这种情况,校委会正式讨论通过的。

托儿所在学校的最东面的一幢土平房里,环境不是很好的,屋里也是土墙,没有刷白灰,光线也有点儿暗淡。屋子的东面是一铺大炕,上面铺着绛杆席子,地面也是土的,没有铺砖,也没有抹水泥。

那时,整个学校的环境也是不太好的,没有楼房,有一幢红砖瓦房,是一九五六年盖的,已经有些陈旧,在这幢红砖瓦房的前面,有两幢平顶红砖房,在这两幢平顶红砖房的东面,就是托儿所所在的土平房了。学校的操场很大,在平房的前面,学校四周没有围墙,四通八达。

托儿所有七个孩子,女教师的有六个,还有一个男教师的孩子。托儿所七个孩子,最小的只有一岁,最大的有六岁,五男两女。托儿所的保姆有两个,都是五十多岁的老太太。

一个是高个,面色很白,大眼睛,双眼皮,端庄贤淑。她是历史老师丛玉浦的老伴夏桂环。另一个是中等个,面色较暗,眉毛又浓又黑,眼睛不大不小,相貌平平。她是副校长藤兆录的大姨子老尹太太。不管怎么样,两个保姆都很和善,对孩子很负责。

尽管托儿所的条件不怎么样,但是,孩子妈和孩子爹都很高兴,毕竟孩子有地方送,有人照看。肖兰的儿子强儿,在不满一岁时,曾送到托儿所,他一直哭了三天,只好把他取回去。到了一岁后,又把他送来,他哭闹了一个星期,总算习惯了,因为,他的奶奶只看女儿的孩子,他的姥姥体弱多病,实在是看不了他。

这强儿,有些特别,和那几个孩子不太一样,说白了,他特别淘气,一分钟都不消停。刚来托儿所的时候,他还不会走,他和几个孩子都在大炕上呆着。其实,孩子们多数时候就在大炕上,有些时候去到地上玩,有少许时候到外面去,那当然是暖和的天气。

孩子们多在大炕上,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集中在一起,好看。别的孩子在大炕上坐着,而那陈强儿却不是坐着,他是爬,一刻也不停,总是爬来爬去,而且爬得很快,嗖嗖地。

因为他只顾快爬,就不管不顾的,小脚丫都被绛杆炕席刮破了,甚至刮出血来,但是,他还是爬,不知道他感觉到疼痛没有。他的裤子,几天就爬破了,家里钱也紧,没有钱总给他买新裤子,肖兰就一次又一次地补,他的裤子两个膝盖处,总是补丁摞补丁。但他还是不停地爬,嗖嗖地爬!

等到他会走了,一旦让他下地玩,他就在屋子里的地上,来回地跑,一刻也不停,跑的也很快,别的孩子都撵不上他。所以,保姆很少让他下地,就叫他在炕上,但是,在炕上,他也不老实,多是走来走去,可是不爬了,肖兰也不必总给他补裤子了。

天气到了暖和的时候,特别是夏天,外面阳光明媚,空气清新,保姆就让孩子们去外面,但不许走远。其他几个孩子,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无论是大点儿的还是小点儿的,都很听话,老老实实地在门外玩。

可那陈强儿却不如此,他就往远处走。特别是有一年的校春季运动会,操场上,学生们围操场一圈坐着,场里有跑的,有跳的,有撇的,很是热闹。那陈强儿径自一人跑到学生附近,他穿着肖兰给他织的金黄色的毛衣,翠蓝色的裤子,很靓丽,那脸,白得如雪。

也就是因为陈强儿如此,孩子再出屋的时候,保姆就不让他出去,只让他在大炕上呆着,那强儿就趴到玻璃窗上,往外眺望,急得什么似地。屋子里就他一个孩子,他那样子,可是很可怜哪,好像在坐牢房!

保姆们也讲起陈强儿的有趣故事。老丛太太一边比划,一边说:“那小强儿,他出去,拽猪尾巴跑,还跳起来抓飞着的蝴蝶,一悬多高,可着笑了!”

老尹太太也说:“那陈强儿,小脑袋可好使了,记性好,背诗数他背的熟,背的快,什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还有什么红军不怕远征难……哦,我也记不住那些,反正他可聪明了。”

两个保姆一边说,一边笑。她们说:“淘小子出好的哦,将来这孩子能有出息哟。”肖兰也没法,她能说什么啊,她只好请两个保姆多费心了。

一天,尹保姆求肖兰给她儿子尹清爽写篇文章,说是她儿子单位对职工进行了安全教育,让职工们写篇文章交上去,她儿子写不出来,她拿来了题目。肖兰不能不答应,孩子还得她多操心哪,肖兰就写了下面的文章交差:

《小事不小》: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事物。有大事,惊天动地;有小事,微不足道。人们对大事和小事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对大事,往往采取了重视的态度;对小事,往往采取了忽视的态度,认为小事太小,不足为念。我们认为,既要重视大事,也不能忽视小事,因为小事不小。

古人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大事都是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旷世孽缘 最新章节(226) 在托儿所,网址:https://www.dushuwo.net/196/196599/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