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十章 血战四平 上(2/2)

作品:《刺刀1937

前后,过去即七月半至十一月半一段,是国方要打。

十一月半以后是共方要打。”因为“国方在军事上已经心满意足,确乎不想再打。然而共方却是积愤填膺,非打不可。”

**认为,是国民党发动和平攻势,试图嫁祸**;国民党认为,是“我政府迫不得已乃忍痛动员,从事o乱,这是最近的历史事实”。

周恩来则亲口承认:“**说:这个和平,我们是拖延时间,便于我们积蓄力量,便于我们训练军队。”

年3月7日,**驻京留守处代表乘坐美国运输机撤离南京。

年月0日,国民政府司法院最高检察署通缉**,周恩来等人,此时双方已经完全失去了约束从而放手大打。

而此时在东北方面,局势再度发生转变。

年夏天,**指挥的东北民主联军向**发动了强劲的夏季攻势。经过两个阶段地猛烈攻击后,克城数十座,歼灭**近个师万多人,可说所向披靡。在结束攻势前的最后一战中,**将目标锁定为四平城。

但在四平城下,**将遇到他一生都难以忘记的痛楚。

在四平城中的**部队指挥官,除了中将陈明仁外,还有在内战初期曾经给予过**重创,**中的不败之师杜鹏少将所指挥的师全部。

四平位于东北中部平原,当时是一座拥有十余万人口的现代化中等城市。处在中长、四洮、四梅三条铁路的交叉点上,是通向东西南北满的咽喉要地,自然,也就成了军事战略要地。

四平的兴起源于三次机会。在日俄战争前,四平只有7000余人,小集镇一座而已。由于俄国人在此开商埠,市区向东移了里。铁路畅通后,洮南、洮安一带地皮毛与辽河一带的谷物,在这里集散物流,商业逐渐发达,人口增至万。

日俄交战,俄军败北,日本人占领四平,商业更为发达繁荣,人口由3万增至万。“九一八”事变之后,伪满划区设四平省,此地为省会,于是,人口增至万。

四平的市区也随着形势及人口逐次扩张,在国共血战之前,已有南至北长达里,东至西长达里的面积,总共约近0平方公里。一条铁道贯通全城,把城区分为道东和道西。

对于**来说,四平城是他的一块心结。在一年多前,9年月至月间,**曾指挥东北民主联军坚守四平,与优势的**进行了天的血战。最后终于功亏一篑,伤亡近万人,弃城而去,成就了东北**指挥官杜聿明和师的英名。

更让**耿耿于怀的是,四平败后,东北民主联军站脚不住,连连后退,竟被国民党军一直撵过了松花江,可说一溃千里。

如果不是蒋介石判断错误,暂时满足了攻占江南之地,从而使**军队有了喘息之机,说不定**等人就会被撵到苏联去了。因此,**决心还以颜色,借大胜之机收复四平。

为攻克四平,**集中了民主联军纵队全部、辽吉纵队纵全部、纵队师附加东总直属炮兵个营共个师万多兵力组成攻城集团,由纵司令李天佑统一指挥。**则亲自指挥个纵队加个**师共个师的兵力进行阻援作战。

四平守将**中将兵团司令陈明仁,副司令长官兼师师长杜鹏。

此时孤军坚守四平,做为当初郑永地部下,陈明仁和杜鹏都已经抱定了杀身城仁,誓与全城共存亡的决心!

“大帅早就已预料到了今日之四平之战,并且对我早就做出了严格交代!”看着忙碌的士兵,年轻的少将师长杜鹏平静地说道:

“**,共军之一代名将,大帅对其非常重视,此战不打则已,打则必使四平尸山血海,四平之战誓必成为我军军史经典”
本章已完成! 刺刀1937 最新章节第七百十章 血战四平 上,网址:https://www.dushuwo.net/202/202950/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