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6 公道 良心(3/4)

作品:《宋疆

无不尽。”赵扩微笑着说道,但那笑容在谢道清的眼里,却是总觉得有些熟悉,特别是那眉宇之间。

“道清在家里,时常也会听祖父以及父亲他们谈论朝堂家国,为官要清廉,为官要忠贞,为官要所为有所不为等等,总之,道清很小就知道,为官一任就要为国家社稷百姓着想,更要懂得忠君忠天下的大道理。不管是贪污受贿还是渎职无为,身为忠臣良将界不可取。但有一次,燕王则跟我说过一句话,让道清又感到了矛盾……。”谢道清说道最后时,嘴角不自觉的浮现了一抹笑意。

“燕王说了什么?”赵扩问道。

“水至清则无鱼。”谢道清不假思索的说道。

“水至清则无鱼?”赵扩微皱眉头,这句话的道理他当然明白,但跟为官一道有什么关系,他却是有些不太懂。

谢道清点点头,而后重复了一遍后道:“那时候燕王说,身为官员自当是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一个个在任上都是清官,都没有犯过错,那么这个朝廷也不会好到哪里去。他麾下将领无数、北地官员同样无数,若一个个都害怕犯错被他责罚,那么一个个在任上便不会放开手脚去治理一州一府,甚至是在任上只求不出错的毫无作为。就像一个个将领,若是在沙场上只会听命行事,根本不懂的自己分析战局,或者是害怕失败,或者是不敢在沙场上擅自做主,不懂得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的话,那么这个将领也绝不会是他想要的将领。”

“那他就不怕一个个将领在军中的威望超过他,在一州一府的影响大过他?”赵扩问道,脑海里却是不由自主的浮现出,他御驾亲征大理时,墨小宝跟钟蚕为何会一旦骑上马背上了沙场,开始指挥千军万马时那种唯我独尊的豪情气概。

犹记得在攻自杞时,当初虽然已经进入战事尾端,而他赵扩也终于可以放开手脚,通过小规模的战事来检验他领兵作战的能力时,原本应该一直追击自杞王室的墨小宝、钟蚕,在最后关头,却是选择了违抗他赵扩的军令,在并没有把自杞王室全部捉拿时,突然一个措手不及的调头,直冲向他当时所在的中军帐。

当他赵扩刚要质问两人为何不停调遣时,谁知就在中军帐身后不足二十里的地方,自杞残留的一支近万人的大军,已经打算趁着夜色来偷袭他的中军帐。

得到此消息时,赵扩自然是惊出了一身冷汗,但对于墨小宝跟钟蚕不听调遣的作为,即便是到现在也一直耿耿于怀,甚至赵扩一度认为,这是因为叶青所授意,所以墨小宝与钟蚕才敢公然违抗军令。

“燕王说不怕。”谢道清说道:“燕王说,为官一任有所作为,得百姓之爱戴,百姓虽会感激这名官员,但同时也会感激朝廷,因为先有的朝廷才有的这位官员。同理,披甲上阵战无不胜,得将士之拥护,将士虽会感激这名将领,但同时也会感激统帅,把他们交给了一位能征善战的名将手里。”

“所以燕王说,甚至一些官员在任上贪污受贿,他在得知详情后都会先忍下来,因为在他看来,相比起贪污受贿来,他能够给百姓带来更多的实实在在的好处,相比之下,他贪墨还是受贿的那点儿事,只要还没有达到反噬他自己在地方的功绩时,暂时都可以既往不咎。就像他说他麾下的武将,只要能够打胜仗,只要能够每次战事结束后,把更多兵士的鲜活生命活着带回来,只要他们是忠于宋廷,那么一些小的过错便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他不怕官员武将犯错,他最怕的是官员什么都不为什么错都不犯,因为那样,也就意味着一任地方、或者是一支大军,已经快要到了一盘散沙的地步了,已经没有了存在的必要,已经没有可战之力。”

赵扩沉默了半晌,而后长叹一口气,看了一眼在亭阁外的韩瑛与卫泾,又看了看一脸认真的谢道清,想了下道:“但如今燕王不同于其他官员、武将,也不同于哪怕是皇家宗室,他在北地的威望……。”

“他在北地的一切,也都是因为背后是我大宋朝廷故而才名正言顺得到的,若他不忠于宋廷,他麾下的将士自是不会为他在沙场上浴血奋战,若不是因为忠于朝廷,北地各路州府官员,也不会为他出谋划策、安抚民心。若不是燕王身后有朝廷,他麾下的将士可能会在几场胜战后与地方官员勾结一起自立为王,也可能地方官员与将士勾结,坐拥一方与朝廷讨价还价,最后形成割据局面。不管是哪一种局面,对于朝廷而言都不是最好的结果,北地于朝廷而言,一个王就已经足够,两个王、三个王、四个王,最终便有可能变成数个自立为帝的国。”

听完谢道清的话,赵扩不自觉的皱了皱眉头,道:“这些话是你自己想的,还是燕王让你说给朕听的?”

谢道清有些凄然的笑了下,摇着头道:“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宋疆 最新章节1286 公道 良心,网址:https://www.dushuwo.net/232/232258/1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