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靖王的狗腿子(2/3)

作品:《大明寿宁侯

距离京师也有五百里地呢,起码有时间准备。

只是,这个长官任命,确实比较难以抉择。

这时候,焦芳说道:“诸位大人可还记得,此战之中,还有一人功不可没?”

刘健问道:“焦大人有话直说便是。

对于焦芳,刘健很是无奈,此人除了拍靖王马屁,别的啥也不会,可问题是,让他入阁偏偏又是自己举荐的,这就很尴尬了。

若是撵他走吧,无异于自己打自己的脸。

只好先留着当个混子,幸好有李东阳和杨廷和入阁,内阁的人手并不紧张,多个混子也无所谓。

焦芳也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他,反正自己就是靖王的狗腿子,那又如何?

“三边总制杨一清。”

刘健等人对视一眼,漠北一战,杨一清确实功不可没,而且此人有多年戍守边关的经验,如果由他来出任榆木川都司的都指挥使,是个不错的人选。

但问题是,这个人是靖王指定的。

这就相当于,靖王对杨一清有知遇之恩,若是再委以重任,就相当于,整个榆木川都司的势力范围都成了靖王的。

众人对靖王本就心存芥蒂,怎么可能放任其势力一再夸张?

更关键的是,榆木川都司对京师的作用太重要了,不仅是保护京师的屏障,更是直接威胁到京师的一把利剑。

如果榆木川都司的所有权捏在靖王手中,就相当于人家随时随地都可以威胁到京师的安全。

虽然从现在来看,靖王所做的一切,都是以大局为重,并没有以公谋私,也没有做出任何对陛下不忠的表现,可是有句话叫做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谁知道是不是装的呢?

如果人家真的在谋大局,那就太可怕了。

“杨一清虽然可以胜任,但是,他这一走,西北军政怎么办?”

刘健并没有拒绝焦芳的提议,而是抛出另一个问题,他去榆木川,行啊,三边总制怎么办?

焦芳自然明白刘健等人的心理,淡淡一笑,道:“如果榆木川都司建立起来,三边总制的作用就没有那么重要了,两者孰轻孰重,诸位大人还看不明白吗?”

三边总制是明朝特有的一个官职,又称为“总督陕西三边军务”。

因陕西北部沿边分设延绥、宁夏和甘肃三边后,各镇奉命独自承担辖区内御边任务,凡遇战事,相互无协防职责,故多有败绩。为有效巩固西北边,设立“总督陕西三边军务一员”,简称三边总督,总揽其权。

这类官衔和巡抚、总督类似,统称为督抚类,是一种时代的产物,如果大明的疆域向北扩张,那么,陕西三边的压力便可减轻大半,甚至,这个职位都可以取缔,所以,焦芳说“没那么重要”,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

刘健当然知道两者孰轻孰重,问题是他不想让靖王的人上啊,哪怕杨一清并不是靖王嫡系,只是一起打过仗,也不行。

想到这里,他看了看其他人,发现谢迁一幅欲言又止的样子。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于乔,你有什么想法,不妨说说看。”

谢迁也清楚焦芳和刘健各自的想法,从他内心来讲,自然是支持刘健的。

“倒是有个合适的人选。”

“哦?”刘健眼前一亮,赶忙说道,“此人是谁?”

“户部左侍郎刘大夏。”

焦芳闻言说道:“刘大人是有才干,但他并无带兵经验,如何能镇守边镇?”

“焦大人此言差矣,”谢迁摇摇头,说道,“弘治二年,刘大人调升广东右布政使,田州、泗城的动乱就是刘大人平评定的,后来又闹山贼,亦是刘大人奉檄文讨伐。”

“区区山贼而已,如何能与凶悍的蒙古骑兵相提并论?”

谢迁继续说道:“诸位大人可还记得成化十六年,朝鲜国王要求改变进贡路线的事?”

众人点了点头,朝鲜李氏入大明朝贡,向来都是由鸦鹘关入明境。成化十六年,因为建州女真半路拦截,朝鲜要求改变进贡路线,改从鸭绿江进入。有位朝鲜藉的中官为此求情,朝廷百官都表示同意。

可能大家觉得,改个路线而已,无所谓的事嘛。

可是,刘大夏却发现了问题,说道,从鸦鹘关出辽阳,需经过广宁、前屯卫,然后入山海关,弯曲迂回地绕了四个大镇,太祖太宗皇帝岂会不知?之所以让他们绕路,恐怕其中另有深意。如果自鸭绿江走大路抵前屯卫、山海关,说不定他日会带来忧患。所以,这件事不能批准。

众人恍然大悟,这才停罢此议。

事实证明,刘大夏敏锐地捕捉到了问题的关键,这样的细节,足以体现其非凡的军事才能。

刘健满意地点了点头,道:“不错,刘侍郎可堪重任。”

其实,刘健对杨一清并没有什么偏见,之所以不想让杨一清上任,就是要避开靖王的影响,只要跟靖王有关系的,尽量弃之不用。

刘健是满意了,可焦芳不愿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寿宁侯 最新章节第402章 靖王的狗腿子,网址:https://www.dushuwo.net/235/235765/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