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七章 恐慌的清廷(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1/2)

作品:《南明第一狠人

明军击败吴三桂,收复两广的消息传到京师,清廷上下一片恐慌。

孝庄作为如今清廷的话事人和实际统治者,心情可谓极为沉重。

吴三桂这条老狗虽然阴狠无情了一些,但毕竟是能够起到牵制明军的作用的。

只要吴三桂还控制着西南,就能起到威慑永历的作用。

永历不敢轻举妄动,清军的压力就会小很多。

如今吴三桂这个隐患被解决,永历自然可以腾出手来毫无顾忌的北上伐清。

如今的孝庄对于清军的战力实在是没有什么底。

双方真的打起来,清军很可能是一场脆败。

但是如今清军确实不能再退了。

丢掉江南孝庄还可以安慰自己北方仍然在控制中。但如果连北方都守不住,清军难道要退出山海关外喝西北风吗?

辽东可是苦寒之地。当年八旗能够在辽东待的住是因为没有感受过中原的花花世界。

可一旦经历了这些诱人的东西,再想重回清贫的状态是绝无可能的。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为了不被明军赶到辽东去喝西北风,孝庄就必须硬着头皮撑起来,哪怕再难也得咬紧牙关。

值得欣慰的是,上次她敲打索尼和遏必隆后,二人还是很卖力气的。

不仅京师的官员、商贾们“捐银、捐粮”,就连外地的官员商贾也加入了其中。

在其中晋商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光是晋商八大家就捐出了足足两百万两白银。

这对清廷来说可是救命钱啊。

要知道如今运河被明军阻截,江南的赋税尽失,孝庄必须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恨不得将一枚银钱掰成两半花。

如果没有晋商捐出的这笔钱,很可能直接就崩了。

有了这笔钱至少还能续上一波命。

当然光有银钱和粮食是不行的,现在必须要保证军队的战斗力和战斗**。

不然战前说的好好的,一打就溃败,这谁顶得住啊。

孝庄特意把八旗的旗主们都叫来,给他们分派了任务。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防区,并对自己的防区负责。

孝庄最看重的自然是京畿。

但要想确保京畿地区的安全,就要保证有足够的缓冲,要保证至少河南、山东的安全。

换句话说就是一定要把防线往外顶,而不能一味的死守京畿。

前车之鉴历历在目,孝庄可不希望重蹈覆辙。

大战在即,朝野上下一时间紧张了起来。

孝庄认为这是个好事情。现在紧总比打起来再紧要好。

她特地降下旨意,再次在北边征兵,凡是十五岁以上男丁都必须应征入伍。

哪怕是家中的独苗,没有兄弟姐妹也不例外。

如此旨意看似不近人情,实则是孝庄没有太好的办法。

毕竟北地的绿营兵在多次大战中损耗严重,如今已经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仅仅依靠八旗军是顶不住的,毕竟八旗满打满算也就是不到十万人。

如今明军的战兵数量都超过三十万,甚至有可能五十万。

即便有夸张的成分也是蛮吓人的。

孝庄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守住大清的江山,只能说尽人事,听天命吧。

...

...

山东的情况也不乐观。

虽然苏克萨哈利用残酷的手段镇压了不少起义军。

可各地的反清人士仍然像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

刚刚把这个按下去,那边的又冒了头。

实在是让人头疼不已。

苏克萨哈只能用更为严酷的法令去压制。

一旦起义者被抓住,首犯凌迟,从犯全部处死。

即便是家人也要受到牵连。

严刑峻法在相当程度上能够起到震慑的作用,但却不能完全的禁止。

因为江南的景象已经让北地的百姓看到了曙光。

他们不甘心再给人做奴才。他们要站起来掌控自己的命运。

不过苏克萨哈倒是认清了一点,那就是海防的重要性。

登莱的存在并不仅仅是一个出海口,更是可以起到封锁前往天津甚至辽东的路线的作用。

但是造船匠人大部分都被于七带走了,要找到一批合适的造船匠很不容易。

苏克萨哈只能四处寻找匠人,并给出较高的月钱来吸引。

只是来应募者少之又少。大概是因为怕背负着为虎作伥,助纣为虐的骂名被乡里亲人在背后戳脊梁骨吧。

苏克萨哈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才造出了十几艘船,勉强凑了个排面。

即便加上原有的几十艘船也只有不到一百艘船。

这点船是完全不够打郑成功的无敌水师的。

只能说先稳固防守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南明第一狠人 最新章节第五百七十七章 恐慌的清廷(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网址:https://www.dushuwo.net/237/237780/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