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画卷(2/3)

作品:《小太岁

带回来的地图,上面有一路上的城镇,江湖势力与朝廷派去那个地方的县令。

他也在感叹,锦衣卫在大明的情报系统真的是很方便,像这种十分详细地地图,大部分的江湖人士都不可能得到的。

“你要是回武当山的话,那么今日在这里,我们可就要分道扬镳了。”

李长明笑了一下,摇摇头,“不回去了,先送你去幽州,等到你办完事情,我再将你送回长安城,如此我才会放心离开。”

王逸抱拳致谢,眼神满是感激。

李长明为什么没走,王逸心知肚明。

王逸现在修为全失,一路上不知道会遇到多少的事情与危险,李长明就是不放心王逸,才会选择留下,这般恩情,王逸记在了心里。

就像王逸有仇必报一样,有恩王逸也会记在心里。

“那既然这样,我们就马上出去,有了这两匹马,想来到达幽州的时间也会大大缩短。”

王思全程都在一旁,没有发言的机会,她现在只能是跟随王逸,如果偷偷跑出去,人生地不熟,会饿死。

饿的那种滋味,王思可不想着再去尝试了,很不好的。

将王思放到老马上,竹箱背在身后,带好干粮之后,王逸与李长明相视一眼,策马飞奔,一路向北。

与此同时,在古庙与王逸分开的黄文与老和尚也一起走入了幽州境内。

长安城,翰林院。

今天的张首辅在同僚纷纷离开这里,坐着轿子回到家里的时候,他从自己的桌子上拿出了一幅画卷。

画卷上的墨迹很轻,像是很多年前的作品,落款则是一个人名,张居正。

至于画卷上,是一个女子。

女子相貌平平,但是眼眸之中天真无邪,直视着前方。

张居正起身,将房门反锁之后,慢慢躺在椅子上,看着眼前桌子上的画卷,眼眸里面满是追忆。

但更多的是愧疚。

当年从青州那里出发,远赴这千

里之外的长安城,考取状元,在临走的时候,他答应她,考上状元,便回来娶她。

那年,正是最年轻耀眼少年的意气风发的时分,也是那位女子最天真无邪的年纪。

只因为两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不过少年求的是名垂千史,功成名就,惠及于民。

她求得是一个幸福安慰的家。

张居正靠坐在那里,想起当年的种种,只是苦笑。

考取状元之后,少年便留到了长安城,一去不返。女子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也不嫁人,只是在村子口,天天等,日日盼,可是终究没有看到自己心里的那个人。

最后,少年做到了,如今百姓人人幸福安康,全都安居乐业,多半是他的功劳。

少年娶了自己恩师的女儿,有了自己的孩子。

等到他回到村子的时候,留给少年的,不,应该说留给老人的只有一座孤坟与石碑,还有一个与他十分相似的女孩。

女子在死之前,为他留下了一个孩子。

也正是因为这个孩子,女子被村子里面的人指责,被父母唾骂,赶出家门,最后还是女子已经成家的哥哥收留了她,让她生下了孩子。

不过在孩子三岁的时候,女子撒手人寡。

老人回到村子后先是愕然,而后在那些村民一位他要杀掉他们所有人,为那个女子报仇的时候,老人之上将村子的环境与徒弟治理一番之后,便想要带着那个女孩走。

可是女孩拒绝了,死活也不肯走,只要留在自己舅舅身边,饶是权倾朝野的老人也是无可奈何,只好暗中留下些钱财,给自己的父母上过香之后,便回到了长安城。

再后来,有一天村子里面有人带来消息,说是女孩在一个深夜,跑了,没人知道她去了哪。当时老人发动了大明的所有人,去寻找,还是没有找到。

老人以为她死了。

但是有一天,那个已经长大的女孩找上了门来,老人大喜过望,不过并没有将她领进门,而是找了一处院落,让她住在那里。

老人坐在椅子上,喃喃道:“欠了一世。”

老人回想着自己的一生,从幼年读书起,便要立志为民做好事,让所有人可以吃上饱饭,这份意志坚定不移,可在知道那个女子死之后,他便不断问自己,错了没有。

也许当初,留在那里,会更幸福。

回想起那个女子的样貌,脑海里满是当初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老人长长叹出一口气,而后猛地起身,收起画卷,走到门口处,动作一气呵成,只是在开门之际,老人微微一顿,而后用力拽开大门。

昨夜燕王找他提了一个建议,或者说交易。

燕王要王异嫁给李源,去做世子妃,而燕王便会暂时拦下那些蠢蠢欲动的藩王,为张居正治理大明的漕运与军队留下时间。

老人当时没有答应,只是问燕王为何知道王异与自己的关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太岁 最新章节第二百二十七章画卷,网址:https://www.dushuwo.net/239/239237/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