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也曾少年(2/2)

作品:《小太岁

“所以说啊,当世之中,老夫也就佩服李太白。”

说罢,顾恺之晃动一下自己的脑袋,而后起身,对着不远处想要靠近,却又害怕自己的山水郎说道:“都回去吧,老夫不去梁王府了,顺便替老夫与梁王带个话。”

山水郎当中走出一人,书生模样,双手抱在胸前,对着顾恺之行了一礼,“不知道顾前辈想要对我家王爷说什么?”

顾恺之起身,一步踏出,瞬间走出几百里,“告诉梁王,老夫看他很顺眼。”

“还有,鬼谷老头你说的那件事情,我希望不会让我等太久。”

留在原地的山水郎如释重负,抬起手抹去自己额头上的汗水,低下头,看着自己身上被汗水浸湿的衣衫,苦笑一声。

鬼谷老人对着不远处的张仪招招手,本来打定主意在顾恺之面前装死,躲到府邸柱子后面的张仪瞬间跳出,来到自己的师父面前。

“师父,您老。。。。。”

不等张仪说完,鬼谷老人一口鲜血吐出,脸色十分难看。

张仪面色巨变,从自己的怀里掏出

一粒药丸,放到了自己师父的嘴里。

吞下药丸的鬼谷老人瞬间提气,运转内力,待到自己的伤势稳定之后,鬼谷老人才缓缓睁开双眼,看向顾恺之离去的方向,露出苦笑,“真是个老匹夫。”

张仪有些不放心,关切问道:“师父,你的伤势?”

鬼谷老人摆摆手,示意自己的弟子不必担心自己,“没事,只是些小伤,过几天就好了,既然顾恺之不再去找赵安,那么我们也要启程了。”

鬼谷老人直接起身,来到那个书生模样的山水郎面前,直截了当说道:“回去和你家王爷说,答应我的事情不要忘了。”

书生模样的山水郎虽然在山水郎里面的地位很高,但是这种只有王爷与鬼谷老人知晓的隐秘,他当然不知道。更何况,他也就是个传话的。

“在下一定把老先生的话待到。”

鬼谷老人满意的点点头,随即带着自己的徒弟张仪离去。随后满街的山水郎也是消失不见,人山人海的街道,再无任何一个人。

长安城,杨府。

下朝归来的杨钊心情不错,今日自己在朝会上提出的《治理江南道赋税十二策》被陛下很看重,这说明自己终于可以插手江南道的事务,现在唯一等的便是陛下召自己进宫,就具体的细节当面陈述。

走在府中的路上,看着身边对着自己行礼的仆人,杨钊都觉得格外顺眼,摆手招来管家,“去给所有的下人每人发放五两银子。”

管家应声离去,没有询问为什么,自己家老爷说什么就是什么,照做就是。

杨钊走到屋子里面,在婢女的服侍下,换上了常服,手中端着源自大秦王朝的茶壶,躺在摇椅之上,哼唱着小曲。

杨钊的高兴是有原因的,虽然杨家现在在大明可以算得上顶级的门阀,并且有妹妹在宫里做策应,只要自己杨家不会傻到去谋反,那么便可以高枕无忧。甚至于将来要是自己的妹妹能够诞下子嗣,那么未来皇位,还说不一定轮到谁来坐呢。

但是没有一个人会嫌弃钱多,也没有人会满足以自己的势力。

江南道作为大明最为富饶的地区,每年上缴的赋税便可以占据大明赋税的半数,这块肥肉,谁人不眼馋。

只是可惜,江南道半数归了成王,剩下的半数,一些被皇帝给了自己的儿子赵王,剩下的那些被各家瓜分。

只是可惜,去年的江南道发生了天灾,粮食收成可能连每年的十分之一都不到,这样的事情发生,皇帝自然坐不住,便要派遣钦差大臣,带着粮食前去赈灾。

但是最为关键的问题便是朝廷没有粮食,当初太祖皇帝争夺天下的时候,便意识到了粮食的重要性。在天下各处,总共设下了九处粮仓,防止有战争或者天灾的发生。

那么问题便来了,朝廷要赈灾,可是国库当中的粮食都有了安排,如果没有粮食可以赈灾,那些江南道的人便会饿死。

所以今年年初的时候,严之维在临走去往凉州之前,曾经上过一道折子,只是可惜没有人重视。
本章已完成! 小太岁 最新章节第二百四十五章也曾少年,网址:https://www.dushuwo.net/239/239237/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