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竺兰寺(4k)(2/3)

作品:《叩问仙道

,暗道原来如此。

潇湘子当初发现佛骨舍利的时候,竺兰寺还叫隐禅寺。

僧严有一点却是说错了,弘一尊者并非正常坐化。

潇湘子分析,弘一尊者很可能是在冲击元婴后期瓶颈时出了变故,身死道消,留下佛骨舍利。

按照常理,弘一尊者自己突破失败,即使遗留下特殊的舍利,也不可能帮助后人突破相同的境界。

潇湘子却在佛骨舍利发现了点儿不寻常的东西,怀疑弘一尊者突破时借助了某种佛宝,圆寂之时,舍利和佛宝意外融合,形成独特的佛骨舍利。

这种舍利是无法复制的。

竺兰寺为弘一尊者建造佛塔。

佛骨舍利是否就供奉在佛塔之中?

秦桑心中暗喜,暗道终于找到线索了,继续询问,得知下一届法会就在两年后。法会举办之日,各寺弟子均可进入竺兰寺,可能有接近佛塔的机会,是最好的观察时机。

他和琉璃不远万里而来,不在乎多等两年。

得知这个消息后,秦桑并未停止礼佛,一个绿洲一个绿洲稳步推进,举止依然恭谨。

一年之后。

秦桑终于来到竺兰寺所在的最大绿洲。

竺兰寺建在湖畔山间。

庙宇连绵,清净庄严。

不出意外,竺兰寺不像贝山寺那么宽松,外来僧侣礼佛、挂单可以,但只允许在前寺活动,后山乃是禁地。

佛塔建在后山。

根据秦桑打探到的消息,竺兰寺有三位尊者,其中承远尊者乃是元婴中期,这位尊者常年坐禅,多年未离开过竺兰寺,修为是否又有精进,尚未可知。

一位元婴中期,两位元婴初期,秦桑自认为他和琉璃能够应付。

最麻烦的是竺兰寺的护寺灵阵。

秦桑进入竺兰寺礼佛时,灵阵例行运转,没有开启全部威能,也能感受到灵阵不凡。

佛门灵阵和他在元蜃门学到的阵法有很多差别,尤其善于防御。

佛塔禁地,位于灵阵的核心。

如何潜入禁地,拿到佛骨舍利,还能在三位尊者围攻的同时全身而退,需要仔细谋划才行。

如若不能及时撤离,接下来要面对的便是各寺高手内外夹攻!

略微观察了一番竺兰寺的布置,秦桑再度回到贝山寺,一边等待时机,一边精研佛经,《七师佛印》有明显精进。

他不认同僧严的理念,但对每一个心存坚持的人都怀有敬意,哪怕僧严修为远不及他。

在不暴露自己的前提下,有时也会不动声色提点几句,僧严住持暂时感觉不到什么,随着修为精深便会发现个中妙处。

法会如期而至。

竺兰寺大开方便之门,在后山举办法会,是接触佛塔的好时机。

僧严住持不喜这种法会,命一位师弟率领寺中真传弟子,前往竺兰寺赴会,秦桑争取到同行的机会。

法会的流程甚是繁琐。

据说,以前法会有辩经和斗法两场,同等重要,瀚海各寺拿出宝物,奖励给胜出的弟子,以为鼓励。

后来斗法成为重心,辩经不受重视且过程枯燥无比,甚至有人提议取缔。

秦桑其实能理解这些佛门弟子。

当代化神难如登天,不进则死。

有多少人敢冒着耽误修行的风险,分心旁骛,全神贯注精研虚无缥缈的佛理?

佛经上所谓因果报应、六道轮回、灵山净土,凡人笃信,修行者却有疑虑。

飞升成仙,至少有传说,这些只存在于佛经单薄的纸张上,未闻佛陀显圣之事。

能从佛经获得顿悟,修为大进之人,千年难得一遇。

毫不客气的讲,当代修士的修为太低微,所能接触到的功法神通,还涉及不到经义至理的层面。

秦桑这种半吊子,粗学了几年佛经,已经足够用来参悟《七师佛印》前四印。

当然,后三印他暂时无法修炼,另当别论。

如今月光菩萨闹出的风波愈演愈烈,此人辩才无双,驳倒了无数所谓的大德高僧,一日摘不掉此人的菩萨名号,佛门便一直颜面无光。

是以,此次法会和以往有所不同,辩经一场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法会进行得如火如荼。

秦桑寻了个时机,悄悄熘出会场,不费吹灰之力便找到佛塔所在的地方。

竺兰寺后山,佛塔如林,里面供奉的皆是历代高僧。

“阿弥陀佛。”

秦桑刚来到塔林近前,前方闪出一位僧人,挡住去路。

看僧人的神情,分明是不予通行。

“这位法师有礼了,”秦桑不慌不忙施了一礼,道明来由,“末学得知弘一前辈一人弘法的功德事迹,心生崇敬之情,听闻塔林中有为弘一前辈建造的佛塔,想在塔前燃香祭拜,不知法师可否行个方便?”

秦桑边说边观察四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叩问仙道 最新章节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竺兰寺(4k),网址:https://www.dushuwo.net/248/248958/1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