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4章:压力巨大,进退两难(3/3)

作品:《大隋第三世

总管,我会让庐江王李瑗从旁协助。”

“微臣领命!”豆卢宽站起身来,躬身道。

宇文士及亦是说道:“以杨侗如今之势,我军独力与之作战,怕是很难…依臣之见,殿下还需对现有各军进行适当的调整,尤其是荆王李孝恭,必须让他放下南诏一切事务,一刻都不敢耽误。”

“传我的手谕,命李孝恭火速回援,从越巂郡进击眉山沈光军,胆敢再推诿耽误,严惩不殆。”说到这里,李世民一咬牙道:“再令侯君集、张士贵放弃资阳郡,由侯君集坐镇蜀郡平泉县,和隆山翟长孙联兵防御南部隋军,张士贵带兵回援成都。”

“喏。”

……

资阳安居县,发生在隋军大营之前的攻防战已经持续到了第三天,这一战,张士贵却是主动进攻的一方,李世民当天听从他的建议,派三万新兵入驻金渊县,为他成功的牵制了北方的苏定方部。于是他趁天降大雨,隋军箭阵无法发威,主动对薛万均发动猛烈的进攻。

经过连续两天大规模进攻,今天的攻防战终于停止了,隋军大营之前尸骨如山,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损毁的投石车、云梯、巢车残骸亦是洒满营外,尽管张士贵付出巨大的代价,但隋军大营依然没能攻下。

倾盆大雨固然令隋军箭阵无法发威,但大军连续不断奔走的营前空地,已经一片满是泥泞的湿滑淤泥地,给攻营唐军造成巨大麻烦,各种攻城器械几乎难以寸进,只得用木板在淤泥之上铺路,尽皆靠人力拖动,但目标也变得十分明确、显眼,营中的投石车轻易瞄准之后,石雨就朝着木板方向砸来,这使唐军进攻陷入极大不利。

唐军的大营在营西十里外,密密麻麻的大帐延绵数里,此时中军大帐内。

“隋军南下巴西这个举动说明北方战事平息了,肯定是隋军战胜了刘弘基将军,而杨侗又破了雒县,我们大唐的处境会变得更加凶险。”眉头皱成一团的张士贵叹息道。

今天唐军停止攻打的原因是他们接到一系列不利情报,先是斥候发现一支规模浩大的隋军骑兵正从巴西疾速南下,方向正是蜀郡和资阳。

随即探子又发现苏定方进军金渊,元仁师怀疑杨侗是要袭取雒县,所以才让苏定方进行掩护,反过来牵制金渊唐军,结果一大早便接到李世民紧急手谕,命他们立刻回军,援救成都城。

元仁师忧心忡忡对张士贵道:“大总管,这次我军尽皆在外作战,蜀郡兵力空虚,我就担心隋军攻克雒县,然后兵临成都城下,虽然那支杨侗为首的隋军看似佯攻,可他要是真的占领雒县,就会引发严重后果。”

“成都城是我大唐帝都,肯定要回防。”张士贵给出了准确的答案,然后又说出了自己的担忧:“但是现在的问题的我们已经和薛万均打到了一处,撤军说起来容易,但如果我们退兵,他极可能像头恶狼一样跟着我们,择机对我们下手。”

“大总管所言极是。”元仁师十分认同张士贵的担心所在,薛万均这几天虽然躲在大营之内坚守不出,但是唐军如果主动退却,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连忙建议道:“大总管,要不我们现在趁道路湿滑,交相掩护着撤回蜀郡好了。”

“以当今的路况,我们确实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彻彻底底的退回蜀郡,但我们要是这么做得干脆的话;薛万均极有可能带着隋军进驻资阳县,截断侯君集北上之路,这么一样,处于腹背受敌的侯君集必败无疑。”张士贵摇了摇头,冥思苦想了一会儿,对元仁师说道:“先你先带辎重退回普慈城,我带主力断后,等侯君集退到资阳县,我们再一起退回蜀郡。”

“卑职立刻带着辎重撤回普慈,大营这边就交给大总管了。”元仁师点了点头,这是最为稳妥的万全之策,目前也只好如此了。

“谨防骑兵!”张士贵交待了一声,又说道:“另外多派斥候与侯君集联系,让他火速退回资阳县。”

“卑职这就去安排。”元仁师应声而退。
本章已完成! 大隋第三世 最新章节第964章:压力巨大,进退两难,网址:https://www.dushuwo.net/25/25692/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