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大结局(3/7)
作品:《大明第一宠后》
夜深人静之时,又是一个人最脆弱的时候,她此刻真的不知,该如何是好,自己活了这两辈子,从未如此无助过。
卯时三刻,屋内微微有了些许动静,夏云渚抹了抹面上的泪痕,忙起身奔到榻前,握着他的手关切问道:“夫君,你醒了,怎么样了?可有感觉好些了?”
朱厚照强撑着笑了笑,点了点头道:“我没事了,你整天竟是瞎操心,你是不是又一夜未眠?赶紧躺下休息休息吧,瞧你这眼睛,肿的像桃子一样,我这里有大伴照顾就好了,不碍事的。”
夏云渚不肯起身,她伸手探了探他的额头,又探了探自己的,仍旧是微微有些发烫,可相比昨天晚上,确实是好了许多。
朱厚照病榻上还不忘调侃她,这会用尽身上的力气,抬手掐了下她的脸颊:“乖,快去休息吧,过一阵咱们还要赶路回京城呢,你若是再病倒了,那咱们得何时才能回得了京城啊。”
夏云渚拗不过他,只得起身,一步三回头地看着,看着他确实比昨晚精神好了许多,方才恋恋不舍地出了门,可谁知刚出了门,还没走几步,便听见屋后有人窃窃私语着。
“哎,你知道吗,刚刚皇后娘娘前脚刚出了寝殿,皇上就命张公公派人回京,去召刘太医了。刘太医可是太医院第一把交椅,弘治年间便在太医院当差了,过去皇上有什么毛病,只要召了刘太医,必定妙手回春,皇上若真是像外头说的那样没事,为何执意要召刘太医来临清?”
“皇上这次,怕是不乐观啊,刘太医那么大岁数了,从京城颠簸到临清来,还不要了他老人家半条命了?皇上要是真没事,干嘛大费干戈,非要叫刘太医来呢?人家都说,这病人自己个身子骨是个什么情况,只有自己最清楚了。”
“行了行了,你就少说两句吧,这要是被人听到了,可是要掉脑袋的。”
那两个人嘀咕了半天,方才散了去。
夏云渚听到这话,已经瘫坐在地上,无力起身,为何历史改变了那么多,只是这一不留神,就又回到了原来的轨道上去?她不信,她不信,他不能死,绝对不能死。
入秋的北方,地上已有些许冰凉,夏云渚也不知自己在地上瘫坐了多久,直到有人从后面轻轻扶住了她。
“地上凉,你还是先起来吧。”那声音,熟悉又淡漠。
夏云渚非但没起身,反而伏在膝上,哭的撕心裂肺。
杨慎俯身,柔声劝道:“太医都说了,他不会有事的,有什么话,先起来再说,好吗?”
夏云渚抬着泪眼:“杨大哥,我该怎么办?他若是真有个三长两短,你告诉我,我该怎么办?”
杨慎语气淡然的劝着:“他不会有事的,那么多太医都去看过了,只要按时服药,会没事的,难道你还信不过太医吗?”
夏云渚抓着他的胳膊,就是不肯松手:“可我怕,我心里怕,我心里总是惴惴不安,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杨慎无奈,只得先让她稳住神:“看你的憔悴的样子,怕是一夜未合眼吧,今日你先好好休息,等你睡醒了,我带你去寺庙中祭拜一下,你啊,就是自己吓自己,拜过之后,就会没事的。”
夏云渚委屈地点了点头,她抹了抹面上的泪痕,方才起身,可刚刚那两个人的窃窃私语,却总是萦绕在她耳边,病人自己的身体状况,只有病人自己最清楚,如若他真的没事,为何要千里迢迢,召刘太医来临清呢?
*
刘太医奉了圣旨,星夜兼程,马不停蹄地赶到了临清,他仔细查看过正德的病情之后,并未说什么,只是开了几服药,又施针放血,折腾了好些时日,正德竟从病榻上起身,可以走动了,众人一颗悬着的心这才放下,大队人马继续北上,于十月二十六日,抵达了京郊的通州县。
正德在通州县又开始忙起了公务,实则是他已经意识到自己身体状况确实不行了,为了以防京中生变,他要在通州将未完成的事情全部做完。
宁王因为造反,得到了应有的报应,被判死刑。京城中的百官,之前有不少人收受过宁王的贿赂,正德派锦衣卫将这些人一一肃-清,贪污数额巨大的,按规矩处理,或砍头,或流放,贪污数额小的,予以警告。
内阁首辅杨廷和在京中,却是惴惴不安,皇上一行人停在了通州,明显是有什么计谋在里面,果不其然,他发现正德在暗中下旨,诏令宣府总兵朱振,大同总兵王昭,这些个昔日在应州并肩做过战的战友们,火速赶往京城。
难不成,皇上心中已有所察觉了?
必须赶在边军进京之前,有所行动,不然事情闹大,怕是要不好收场了。
正德在通州身体状况每日愈下,夏云渚无奈,只得劝他赶快回京,找个大夫好好医治医治,安心在京中调养休息,别继续在外面游荡了。
年关将至,边军仍未赶到,实则是杨廷和暗中在将杨一清从东北调了回来,边军受阻,怕是永远都进不了京城了。
腊月初十,正德的身体状况越来越糟,已经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第一宠后 最新章节112.大结局,网址:https://www.dushuwo.net/254/254562/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