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打了胜仗一定是好事吗(1/3)

作品:《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数日之后,一个普通的冬日,邺城骠骑将军府,袁绍正在跟他麾下的幕僚们商议着日常政务。

讨论内容无非是军备和整顿财赋这些议题。与会的沮授田丰、郭图审配等人,照例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辩得非常热闹。

便在此时,今天没来参加会议的许攸,忽然提出拜见,袁绍也很客气,姿态上非常礼贤下士,让人立刻快请。

袁绍和颜悦色地请教:“子远这几日可是奔忙不易,听说是去下面郡县了解情况了?正好,你也说说刘备那个租庸调输的改革,我们该如何借鉴、借鉴到什么程度。大伙儿各持己见,一时委决不下。”

原来,许攸如今在袁绍阵营内的谋士地位,已经爬升到超越田丰、仅次于沮授的程度了。跟沮授的差距,也不是很明显。

许攸现在的官职,除了骠骑将军司马外,另挂了朝廷的护乌桓校尉。前者代表了他在袁绍麾下的幕僚级别,后者是为了便于把他的待遇提升到比两千石,可谓是实权和待遇都不差。

袁绍对他那么好,显然是因为前年夏天,他通过外交斡旋逼迫曹操名义上彻底归顺袁绍、接受鸿沟为界的条款。许攸有“降曹操”的功绩,自然不亚于沮授的“灭公孙瓒”之功。

然而此刻,面对袁绍的请教,许攸却不急着报答案。他知道,如果催促袁绍改革的话,容易得罪河北本地派的势力,所以就算要改,也不该他许攸当出头鸟。

得罪人的事儿,让别人去干好了。

许攸只是打太极地说:“主公,征东将军又派司马朗为使来邺城,如今已在馆驿等候召见。属下来之前,遇到了司马朗,听他提及,似乎曹操有意为主公分忧,由他在徐州试点新法。

若是新法有益,可以推广,也能为主公增添美誉,若是失败,惹人唾骂,那也是他曹操执行不力,辜负了主公的信任。”

许攸此言一出,堂下其他原本支持袁绍做出变法改革的谋士,都颇感失望连许攸这个外地派的谋士代表都不据理力争,还能指望本地派支持?

这个老滑头!太明哲保身了!

如前所述,刘备的租庸调输改革,最后这个“输”字,是减轻偏远地区负担的,所以最支持这个变法的就该是外地人。而冀州本地人是不愿意因此降低自己的权力、少收赋税、减少蹭徭役夹带私利的机会的。虽然这些利益不大,但蚊子再小也是肉嘛。

袁绍麾下河北本地人和外来人的矛盾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历史上许攸的家人被审配抓了,许攸就是南阳人,审配是邺城本地的。而再后来郭图谗言僭害张郃高览那一次,也不难发现张郃高览是河北本地将领,而郭图是颍川人。

荀彧则是一开始就看穿了袁绍重用不了外地人,一早就投曹了。好不容易有个逢纪算是许攸的南阳老乡,还能跟河北派的审配交好。最后还被袁尚派去袁谭那儿当送死的人质。

闹到最后肯跟曹操死战到底的,都是河北本地人。

这一切如今虽然还没有发生,但矛盾是一直存在的,以许攸的智商怎么会不清楚?

随着许攸的提前崛起,袁绍手下的河北派里,除了不会做人的田丰依然是独行侠,其他审配、辛评、辛毗、崔琰、王修(这个是青州人)都暗中以沮授马首是瞻。

外地的郭图、陈琳则因为蝴蝶效应跟了许攸。当然陈琳只是个文学之士不用怎么出谋划策,地位比较超然。逢纪也是外地人(许攸的南阳老乡),他倒是左右逢源,公事往往支持许攸派的意见,但私交依然跟审配保持友好。

此时此刻,袁绍看许攸难得地没反对河北派利益,也就顺水推舟,关心起曹操的态度来。只听袁绍语气诧异地问:

“哦?阿瞒居然这么为我着想?试点他去,办好了为我扬名、办砸了算他自己执行不力?不错,他这人越来越让人放心了。

子远,你做得也不错,前年你刚帮我降服阿瞒的时候,还有人劝我说别给阿瞒喘息之机、他定然是貌恭而心不服、苟免而不怀仁。现在看来,那些都是小人之心的迂腐之见了。只要阿瞒跟咱一起尊奉燕王,他一辈子也翻不上天去。”

许攸赔笑追问:“那……主公是不是抽个时间见见司马朗?”

袁绍点头:“要见,当然要见。诸位,军需调度变革的事儿,就容后再议吧,我先听听阿瞒具体怎么说。来人,偏厅赐宴。”

袁绍说着,让内侍先把谋士们拉到旁边吃饭休息、置酒高会,他袁本初继续勤政接见曹操使者。

因为有许攸引荐帮衬,司马朗这次的使命自然也没多大难点,不到半个时辰,就让袁绍对他那个小老弟的恭敬态度很是满意。

……

许攸带着司马朗跟袁绍会谈许久,袁绍基本上把曹操的诉求也都处理了,正要最终决策,忽然骠骑将军府外又是一阵喧哗惊呼,连带着街上都欢声如雷,让袁绍不由诧异,停下了手头的活儿。

“如此喧哗,何事所致?”袁绍眉头一皱,心中不快。

幸好,府上的侍从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最新章节第487章 打了胜仗一定是好事吗,网址:https://www.dushuwo.net/256/256153/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