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收场(3/3)

作品:《夺鼎1617

黑田家虽然损失惨重,颇为伤损元气,但是却不好动他。

也罢!此次一战而将南九州纳入幕府直辖也算是收入颇丰。对于各藩,只要通商口岸权力牢牢把握在幕府手中。更鼓励他们向南中输出人口,想来也不会再有九州风潮之事了!

于是,在幕府的鼓励和纵容下,日后几年各个大名兴致勃勃的投入到了输出人口的活动中。此乃后话,暂且不表。

接下来的几天里,德川将军幕府的老中、奉行们展开了与大名们的讨价还价与无穷无尽的争吵。

按照李守汉父子为幕府设计的方案中。幕府将一道选择题丢到了各位平叛有功的外样和谱带大名面前。

选择石高还是贯高?

选择石高的话,在九州的地盘上可以调整出一些土地来,供幕府进行一番眼花缭乱的转封,给大家多些田地。但是,选择了石高,便不能享受开放通商口岸的利益,只能是苦哈哈的将自己领地内的出产送到别人的港口去销售。让邻居家的大名从中扒一层皮,抽一次税。

同样,选择了贯高,便可以根据幕府的统一安排享有一处或两处通商口岸,并且可以从通商口岸的税赋中获取一部分作为藩主的年金。当然,这份年金是有幕府府库统一在参觐交代时发放的。

彼此之间大名们为了自己的功劳大小、死伤多少而争吵,同幕府的老中奉行们为了是否应该享受开放口岸而争吵。有那聪明些的甚至跑到了李华宇的大营之中,送上了本地的各类出产物品明细和数量、各个海湾的深浅、洋流、礁石、风向、地理等等诸多详细情形。

而对于这些人的表现,李华宇就是一个态度,“礼照收。事不办。”那些关乎国计民生的资料、情报。他自然是笑纳了,但是要他去为了这些大名向德川家光讲情,这些还远远不够。

他的主要注意力,是将他的那些战利品,为数众多的青壮年劳动力运回南中各地。

“请父帅派船只运输一万人的给养和基本工具来。我这里有万人上下的青壮打算运往十州开垦。”

“运粮船来了之后,不可以放空回去,能够运多少粮食,就给我塞多少人进船舱去!”

“什么?船舱里太挤了?和鱼罐头差不多了?容易死人?你们不会中途停泊几次,在琉球等处补给一二?然后在台湾卸下些人,再往两广去?”

“和吕宋的贺知府说,如今这一次我给他补充了五万人口,让他明年记得给将军府至少多上缴十万石的粗糖和五千吨铜矿石!”

一群一群的难民被驱赶进船舱,在潮湿闷热的船舱中,他们将会被运到吕宋、十州、台湾、满剌加、甚至是更加遥远的地方。

这次人口迁移,持续了五六年之久,九州的百姓们被以九州风潮余党的罪名抓捕,之后被送到南中商社之中换取各类物品。直到数年之后,幕府才发文禁止大名们在九州捕捉九州风潮余党。

但是这个时候,九州已经是人口锐减。黑田家的藩地内还好些,其余各地已经是十室九空,很难看到三十以下、十二岁以上的青壮年人口了。

而更多的收获还在后头。

“大少帅,这些是我们在扶桑招募的新附营兵士名单,都是之前各个战败藩镇的家臣武士,武艺精熟,体力合格。”

梁宽将厚厚的一摞浪人的统计资料清单摆放在了李华宇面前桌案上。眼睛里看着伏案工作,不停的书写着给各处政务官书信的李华宇,眼睛里露出了一丝欣喜。

几个月下来,李华宇已经从那个略带着一丝青涩的少年开始了迅速的蜕变,这种速度是人们用肉眼可以观察到的。

“还是大人厉害,行万里路胜过读万卷书。大少帅这一趟走下来,回去之后只怕大夫人他们都要高兴坏了。”

招募浪人做新附营,其主要目的一来是向幕府示好,将幕府治下的不稳定因素尽可能的清理掉。二来,也是为了补充自己的炮灰不足。

眼下,南中军水师已经越走越远,在天竺、在忽鲁谟斯等处都有据点,最远的据点便是新近从那个葡萄牙复国军手中接受过来的绿岛。这些地方,都需要兵力去驻守!

面对着每年二百石上好粳米的俸禄,体检合格签订契约后立刻发给六百石粳米安家费的巨大诱惑,那些浪人们趋之若鹜。何况,大战之后,这些除了舞刀弄枪之外便别无一技之长的家伙们立刻没有了谋生来源。有这样的好去处,傻子才不去!

这边是南中军热火朝天的在码头上转运人口,那边是幕府和大名们双方进行亲切友好坦诚直接的交流,整个三月,就这样的过去了。

就在最后一朵樱花黯然飘落之际,李守汉的亲笔书信被运输战利品的船队送到了。

除了狠狠的夸奖了一番儿子的长进之外,守汉明确的告诉儿子,不要再在日本待下去了,除了留下必要的办事人员之外,其余人等迅速回到广州来。

“我有别的事情安排你去办!”

可访问mianhuatang观看,跟官网同步更新.
本章已完成! 夺鼎1617 最新章节第三百二十五章 收场,网址:https://www.dushuwo.net/26/26227/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