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父与子的对话(3/3)

作品:《夺鼎1617

资、出力,兴修的小水利主要还是为本庄的田地灌溉、人畜用水服务,而官民合筑的。则是以抚垦局出钱粮,选择某一处河流流域进行兴修,附近各处的庄民和番民都可以享受到这座水利工程的好处,而且可以到工地上做工,来挣自己的一份工钱。

而番民合筑所兴修的小水利,则是汉族和高山族合力所筑。造福两族人民之用。

“位于嘉义的番子陂、位于云林他里雾社的他里雾圳、位于淡水芝兰堡附近的水枧头圳,都是番民合筑的,官家给了些钱粮津贴,租借了些工具,提供了些火药给他们。修建完成后,可以灌溉附近万亩良田。儿子从台湾出发时。新社有几座村社的番民联合递上了呈文,要求修建九芎林溪流域的新陂圳,用来灌溉附近的良田田园,儿子已经批了五百件锹镐、二十桶火药,一千石粮食给他们作为官家给付的津贴,并派遣人员到新竹等处指导他们。这座水圳乃是番民独立兴修的第一座,儿子当然要重视一下。新陂圳修建好了,可以至少灌溉左近上千甲土地,每年可以打出稻谷甚多,按照上田一甲收谷百石,中七十石,下四十石,的标准粗粗计算一二,便是通扯七十石一甲产量,这上千甲土地便是七万石稻谷!”

“这些都是小事,我欣喜的不是你在台湾打了多少稻谷,我高兴的是你的这些措施手段令山民归心!”

李华宇年轻,又是公子哥儿脾气,到了台湾之后,很多事情在别人眼里是离经叛道的事情,在他看来却是再普通不过的。

在他到任之前,汉族移民中的年轻后生很受高山族女孩的青睐,但是,这些精壮汉子却担心娶了番妇,回到老家,祠堂不让进,家谱不给续,祖宗不认账。便是憋得再狠,也只能靠五姑娘来解决问题,不少人不得不往返于台湾与大陆之间,来解决自己的后代和家庭问题。

对于这种社会问题,李华宇是从船位紧张供不应求的时候才得知的。

“去!这算得来什么事情?!出个榜文!凡是各处庄子里的垦民,愿意娶番民的,番民愿意嫁的,只要是男女两造你情我愿,官家便给一匹布,五石米的彩礼钱!”

有了这样的长官撑腰,而且还有钱可以拿,等于是官家出钱帮他们娶老婆,从南到北各处的垦民都兴奋起来,而与汉家田庄邻近的番民村社也轰动起来,两下里无数人托人央媒,都要完成这桩婚事。盖着指挥使衙门大红关防的龙凤喜帖一时间成为了婚礼上最为显眼的东西。

“这个可是南粤军李大少帅发给咱们的东西!回到祖屋去,要是祠堂的人不给上家谱告诉祖宗,咱们就到衙门去告他们!”几个娶了番民媳妇的垦民互相之间撑腰打气。

婚姻加上生产技术的推广,语言文字的流通,高山族人开始了迅速的升级换代活动。一些居住在与抚垦局田庄接近的高山族村社,汉化速度之快,态度之坚决,令李华宇等人都感到吃惊。

为了满足高山族人学习汉语、汉字的需要,李华宇不得不从指挥使衙门之中抽调大批人手,甚至从军队之中选拔有小学六年级文化水平的到村寨之中担任教师。

不过,这个措施似乎在满足了师资力量暂时不足的情况后,也有很大的副作用。没有超过半年,就有二十几个兼职到村社当中的业余教师灰头土脸的到指挥使衙门办理龙凤帖子,身后还跟着一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番民少妇。其中不乏有肚腹已经微微隆起的孕妇。

这些人都是在村社之中教学过程中没能够抵御得住学生或者是学生姐姐热情的攻势,不留神将种子播撒下去之后不得不到衙门补票的。不过,对于这些人,李华宇很大方的发扬了公子哥儿的作风,“人家既然怀了你的种,你就得好生待人家!若是有半点对人家不好的,本官第一个不依!”

说完之后照例出了一份榜文,规定凡是这种先上车后补票的,在领取龙凤帖子作为合法夫妻证明时,除了官家给彩礼之外,另有二匹布,五块银元,和十石米的奶水钱给女方。

李华宇的这种大少爷作风,在几十年后,为他赢得了一个好名声。

无数有着高山族血统的人家中都在最显眼的位置上供奉着开台圣王神位,供奉的就是这个给了番民与汉族移民合法婚姻,教授番民各项生产技术和语言文字的李大少爷。

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s:回来了。也算是从雪山草地的边缘上走了一圈,这才切身体会到了红色江山的来之不易。看到了沿途的灾区重建,更加认识到了建设江山的不易。
本章已完成! 夺鼎1617 最新章节第三百九十八章 父与子的对话,网址:https://www.dushuwo.net/26/26227/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