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章 扩军!扩军!(3/3)

作品:《夺鼎1617

缺额的兵员。

旅辖两团,旅长同样有着同镇一级相同的直属队伍,只不过编制规模有所不同罢了。各团的团长们,手下便是一律编制四个营的兵马,另有编制六磅炮的炮队一哨,火箭一哨,六十匹战马的骑兵通信队一哨。近卫一哨,辎重队一哨。

步兵每团四营,每营四哨;每哨四队,每队四甲;每甲编制甲长、从甲长各一名,士兵十二名,共计十四人。炮兵一标,每标三营,每营四哨;工程队一标,每营四哨;辎重兵一标,每营四哨。工程与辎重两部。每哨编制五队,每队五甲,每甲二十人;骑兵则是每哨两队,每队二甲;因为辎重队与工程队需要大量兵员。故而编制较大,而骑兵因为战马不易培养,故而编制较小,且每甲也只有兵员十二名。

这样的编制,是李守汉从袁大总统编练小站新军时期的编制当中偷师而来,可以说。每一个建制单位都有承担一个独立作战方向的能力。从多次对外扩张的战事当中都得到了检验,证明了他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当然,这也要看战场规模的大小了。

“主公如欲扩军以尽忠王事,属下当效犬马之劳!”黄锡衮和许多的文人出身官员一样,对于李家明里暗里有意无意做的那些事情都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中,但是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认为李国公不过是为了勤于王事而有些不以规矩出牌罢了!

何况,比较起左良玉、贺人龙等骄兵悍将来,咱们的李国公可以被视为此时的明朝带兵将领的楷模了!不但上阵杀敌英勇无畏,动辄便是斩杀奴贼数以千计,杀得奴贼个个心惊肉跳不说,而且所到之处秋毫无犯,公买公卖,断无骚扰州县,劫掠地方之事。

而且,你见过哪个带甲数十万,据地数万里的臣子,能够像李国公这样的恭顺,忠诚?每年以数百万钱粮供奉皇帝内库,将每年可以收取税银以百万计的几处海关拱手献与朝廷,这样的臣子,你就是想说他是王莽、曹孟德,只怕也找不到理由开不了口。

而且,根据黄锡衮对李国公老窝南中地面的了解,那里的百姓,此处指的百姓是指拥有华夏户籍的内地移民,或是宣誓归化的土人,达到能够讲说官话,至少认识得数百字,能够简单算账目的程度之后才能宣誓归化,另有一些便是那些在各种战事之中被捕获的官奴,因为勤劳工作,从尸骨如山的工场矿山之中挣扎出来性命,工作期满五年,而获得颁赏,成为了南中百姓。这些人家中男人,从成为丁壮的那一天起,就有接受军事训练的义务,同时,家中可以备用供自用的甲胄,个人自卫的刀枪火铳等物。

在他们看来,这无疑是太祖皇帝在世时所创建的军户制度的重新辉煌,却不知道,这种体制一旦动员起来的可怕。

17世纪的著名的古二爷所统领的瑞典军队就是建立在全国征兵的基础上,全国每十个农民就有一个去服兵役,这些人组成各省的地方部队,每个地方部队轮流向军队提供三个野战团,每个野战团被分为较小、被称作中队的单位。一个标准中队有216名长矛手和288名滑膛枪手,一个中队中的长矛手又被划分为12个小队每个小队18人;滑膛枪兵也被分为12个小队,每个小队24人,其中四个滑膛枪小队通常用于支援瑞典骑兵或单独执行任务 在战场上通常3、4个中队组成旅,每个旅配备12门3磅炮。

古二爷的军队如何动员,如何产生,黄锡衮们不知道,他们也不会对异域万里之外的番邦国度有什么看法,他们只知道,如果国公爷有想法的话,一声号令传递下去,以南粤军那如臂使指,纵贯而下的行政体系,估计旦夕之间召集百万大军不过是一句轻而易举的闲话而已!

何况,黄锡衮可是同两广布政使姜一泓大人有过书信往来的,从他的笔下描述当中,黄大人对那些令人激动人心的场面犹自记忆犹新。(~^~)
本章已完成! 夺鼎1617 最新章节第六百九十章 扩军!扩军!,网址:https://www.dushuwo.net/26/26227/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