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二百五十一章关城(3/3)

作品:《将军好凶猛

前撞得头破血流,撞得痛不欲生,也许他们就不需要从河洛撤出了。

“船!那边有战船下来!”

曹成身边的侍卫大叫。

伊河从嵩县出伏牛山北坡,几乎呈一条直线往北,直入伊阙县境内,但沿岸还是有起伏的丘陵,令河道曲折、若隐惹现。

曹成循望过去,顿时间就觉得脊梁骨有股寒意直蹿上来:

远处十数黑点正从一座坡岗的遮挡下,沿伊河而下,不是扬帆而行的战船是什么?

关键后面还源源不断有黑点似的战船,从坡岗后的河湾处往下游驶出,令人一时间完全猜不到到底有多少战船正顺流而下。

然而伊河上游,怎么可能会有战船?

这些都是从哪里飞过来的?

长期以来,位于伊水中游的嵩县、伊阙都在河洛兵马都总管府的控制之下,直至五天前,南朝驻守汝州的兵马才悍然出广成关,杀到伊河之畔,切断他们与嵩县的联络。

为了确保南朝汝州兵马,无法从伊河沿岸收缴到一艘舟船,河洛兵马都总管府一方面将嵩县、伊阙境内的舟船统统征没,拉到下游的洛阳或偃师去了,一方面严禁两县民众私造渔船进伊水捕捞。

至少在五天之前,曹成能确认伊水位于嵩县、伊阙县南部地区的主支河道里,没有一艘舟船的存在。

虽说伊水出嵩县往南还有两百多里长的河道,其中大部分区域也确实在南朝汝州行营兵马的控制之下,但伊水河的上游河道都在伏牛山的深处,曲折湍急不说,还到处都是礁石险滩。

在汛季伊水河水位大涨时,山里还可以放木筏、木排出来,但现在已经进入十月了,仅嵩县南部就有两三位险滩露出水面。

就算汝州偷偷摸摸在伏牛山深处造船,但这些战船如何通过这些险滩,进入到嵩县以北的伊水河道?

再说了,这些年他们也没有少往伏牛山深处派遣斥候进行刺探,并没有察觉到有任何异常啊!

这些战船从哪里冒出来的?

…………

…………

伊阙城南三十里外的伊河之畔,河洛行营都统制王宪与蒋昂、傅梁等将勒马停在一座坡岗之上。

在坡岗的南侧,伊水东岸的一座人工

栈桥码头在短短三四天时间内就搭建成型,除了已经登船的三千将卒外,新的一批三千人马也已经赶到河滩集结阵地,等着登船。

&am;lt;b/&am;gt;  是的,嵩县往南,伊水既险又窄,曲折蜿蜒,仅嵩县境内就有好几处险滩,在入秋后会露出水面,阻断船运。

这时候连木筏、木排都不可能顺畅的放下来。

不过,事事没有绝对。

过去半年时间里,王宪在汝州一方面积极筹备更多的攻城战械,做出要强磕大谷、伊阙等险隘雄关的架势,另一方面则从荆州、信阳秘密调来上千船工、数千辎兵,在伊水上游伐木建造了上百艘平底战船。

在出兵包围嵩县县城,并切断嵩县与伊阙之间联络,王宪就下令上游的平底战船北上,还额外调用数千辎兵沿岸徙步而行,遇到险滩暗礁,就将这些战船强行拖拽过去,直接进入到嵩县下游的河道之中。

以往荆州、新蔡以及信阳等地船场所造的战船,铁甲都只遮覆于吃水线以上的侧舷、甲板等部位,船底还是用木壳。

这并非是为了节省铁料,实是当下还没有能力解决热轧铁板的锈蚀问题。

热轧铁板长期浸在水里,可能一年半载就要锈穿掉。

然而这次在伊水上游所造的平底战船,说白了就是一次性的消耗品。

船底专门包覆一层铁甲,目的是为了在将这些战船强行拖拽通过一处处险滩时,尽可能减少战船的破损…………

1秒记住网:
本章已完成! 将军好凶猛 最新章节第第二百五十一章关城,网址:https://www.dushuwo.net/266/266545/1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