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发展才是硬道理(1/4)

作品:《永不解封的档案

李显在句容根据地现在虽然已经不抓军事了,但是所有的军工生产还牢牢在控制在手里。

对于林凡的要求,他立刻通知下去,组织着运输,这些都是要送到句容机场,等着晚上再向江北送过去的。

这一回的送货路线是先到合肥机场,接林凡和那些抽调出来的火箭炮射手,再到鲁南根据地去。

李显对组织、送货这一套流程早就经验十足了。他现在只是担心句容发展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快,会被鬼子重点对付。

句容现在这种情况,跟以前大不相同。以前的时候,李显还需要派人到上海、苏州、无锡那些地方去,请老板、商人们过来设厂、开商行。

那个时候,人家都不愿意来。

现在反过来了,上海、苏州、无锡各地的商行、工厂主争先恐后地到句容来。

每天都有新的资金进入句容,每天都有人申请投资建厂。这样的形势根本不是李显能够想象得到的。

他虽然在上海当过多年的记者,也没有见过这样的形势啊!

不过这些人的到来,确实让句容的财政更加富裕了,这几个月以来,李显统计的时候才发现:特种旅的钱竟然越用越多了。

不再像以前那样,每天只有钱如同流水一样的花出去,进来的只有很少一部分。

现在特种旅每天都有钱如同流水一样进来,又如同流水一样花出去。

进来的钱主要是特种旅从各个工厂、商家收来的税收。以前主要的经济来源:特种旅食用菌生产厂现在的规模大了十倍。

产量也多了十几倍,出售的价格没有变的,利润却是增加了许多。

就这样,食用菌厂已经不再是特种旅的利润最大户了。现在特种旅最赚钱的还是马鞍山钢铁公司。

这家集开矿、炼钢为一体的大型公司,手下工人已经超过二十万,生产的钢材先在句容内部转上一圈,加工之后变成各种配件、产品发往全国各地。

现在特种旅最大的困难就是周围的形势变数太多,特别是在南京交界的地方。

鬼子不断地建设着永固公事,句容这边也是一样的。汤山、句容前沿、秣陵关这些地方都是重点建设的。

特种旅现在有了自己的水泥厂和钢铁厂,前线的工事、暗堡都已经用上了钢筋混凝土回固了。

这些东西都是死物,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在人。自从林凡带着十个正规团过江,句容新增加了二十个步兵团。

这些步兵团接手了以前十个团的防御,经过两个月的集中训练,战士们无论是思想还是战斗素质都有了质的飞跃,只差来一场真正的战斗检验了。

就在刚才林凡发电报过不,跟李显分析了武汉会战后鬼子可能会采取的动作。

林凡认为武汉会战之后,鬼子第一个要打击的就是围剿句容根据地。

因此他要求句容再扩编二十个正规团,一定要在武汉会战之前组建好。

林凡特别要求,这支新队伍,训练用枪全部采用特种旅自己生产的武器。

在十月份以前,驻扎在句容的所有队伍,全部都要换装,换上特种旅自己研发的新武器。

想到四十二个团,近十万人全部换装,李显就觉得有些头痛。

新武器的生产早就进入了正轨,他也亲自去检查过。

新武器的优点非常多,缺点只有一个:使用起来太花钱。

按照林凡设计生产的冲锋枪,采用5.8毫米口径的弹头,一个弹匣装三十发子弹,每个士兵携带十个弹匣。

试验的时候,李显看到了战士们端着冲锋枪冲锋。他们一起开火时候,前面一片弹幕,根本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挡得住。

还有配套的5.8毫米口径的机枪、狙击步枪,这些武器都比以前的武器好用,并且它们的配件还能够做到百分之六十互换。

无论是冲锋枪、机枪还是狙击步枪,都可以使用空爆弹发射枪榴弹。

这种枪榴弹射击的有效距离三百米,精度极高,比起鬼子的掷弹筒来,方便、准确了许多。

这些都是要列装下去这些武器的优点,但是它们使用起来的花费子弹太快了。

冲锋枪使用起来,一个弹匣三十发子弹,不到一分钟就可以打完。

虽然实战中不会这么实用,但是消耗弹药绝对非常快。

李显换一个角度想一想:这么密集的弹雨打出去,还在使用三八式步枪的鬼子根本就无法抵抗。

他也觉得是应该先把句容的队伍武装起来了。

想到就做:驻扎汤山的第七团和驻扎句容的第五团接到命令,全体换武器。

杨大人和甄胆小这两个团长,早就知道新枪定型生产,也亲自参加了新枪的试用。

当时就对新武器爱不释手,收到命令后,立刻就开始在队伍里面动员。

按照林凡的命令,五团、七团的战士们接收新装备一个月内,老装备不忙上交,继续使用。

意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永不解封的档案 最新章节第四百三十八章 发展才是硬道理,网址:https://www.dushuwo.net/272/272495/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