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政治困局与破局之策(2/4)

作品:《备前宰相

片刻摇了摇头说道“以殿下之体量,不论是淀姬还是岐阜殿下都不会对您轻易放松警惕,除非殿下不在了,不然他们恐怕不会轻易动手啊。”

经过几轮外围的试探,两人的对话终于切入了主体。

秀家向他询问起关于在内还是在外的看法:“那依你看来我是应该远离庙堂安心发展我的小关东了咯?”

“殿下误会我的意思了。”以心崇传摇了摇头表示道“这份忌惮并不是殿下回到关东不问世事就可以让他们放松警惕的。”

“况且殿下本就是天下闻名的战将,历战多年鲜有败绩,正是威名赫赫于天下的存在。如今又得封丰臣家若年寄,拥有替幼主掌管天下武家之权柄。

像殿下这样拥有实力、拥有名望、拥有大义名分之人,没有什么道理的就返回关东去,大家都会觉得殿下您是在积蓄力量,又有谁会这么愚蠢的把头送上来给您砍呢?”

对于以心崇传的回答,尽管秀家有部分赞同,但是依旧打心底里不服气。

他对着崇传控诉道:“你在大坂他们不敢动,我退回关东他们还是不敢动。那就这么僵持着了?这天下就由这群跳梁小丑在台前搔首弄姿了?难道我我只有以势压服,以政治妥协这一条路了吗?”

“那便要找一个合适的借口,好让殿下不得不离开中枢,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放开了手脚去作弄。”

以心崇传思考了片刻,给出了秀家一个方案“我曾听殿下提及东北以北有虾夷族,过去东北9国不就是在虾夷人手上拿下来的吗?殿下若是可以出阵虾夷......”

但是他的话没有说完又自己摇了摇头给予了否定“关白殿下发起的朝鲜之役让众大名精神疲敝不堪,但是据说没有得到丝毫的好处,这个时候若是想要号召诸大名对虾夷发动攻势着实有些困难。”

秀家从以心崇传这里得不到破局的答桉,索性将问题缩小,向他询问道:“那依你的意见,我是应该坐镇中枢,勾连天下大名最终以势压制。还是应该远遁江湖静待他们最后耐不住性子以至天下之便呢?”

出乎秀家预料的是,以心崇传给出的答桉居然是想要秀家回中枢去。

他的理由是“远遁江湖他们也不一定会闹,反而将主动权全权让给了别人,倒不如以中枢之权利压制反对的意见。”

这么看起来以心崇传的看法倒是和天海在大方向不谋而合了。

毕竟你就算出去了,把舞台让给他们,他们也会忌惮你这个既是棋手又是裁判的家伙。倒不如就在大坂中枢这滩浑水里和他们拼刺刀。

秀家和以心崇传都知道,在大坂城拼刺刀是下策。崇传更是向秀家说出了秀家在大坂城城的弊端。

最大的问题莫过于秀家的本领远在关东,而此刻丰春家也是主少国疑的时候,万一秀家在大坂出了什么岔子,丰春家很可能马上就散了。

即便秀家在大坂城政治斗争没出意外,秀家长时间不再本领,对于关东的掌控力肯定减弱。

三五年也就罢了,十年、二十年的远离本领,战国守护代下克上以及细川、山名是怎么失国的故事还要再重复一遍吗?

但是想要获取政治收益就必须要承担政治斗争带来的风险,就算这口饭再臭再硬秀家都得吃下去。

除非秀家表示自己真的不在意天下人的位置了,主动退回关东去养老,将主动权全部交出去,真的靠等去等来那个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现的机会。

听完崇传的分析秀家其实是比较绝望的,但是在崇传看来身居中枢乱局虽然是下策,但是只要运作得利,5~10年取而代之也未尝不可能。

不过因为秀家人在中枢,而他人在镰仓,今后很难及时替秀家分析并出谋划策,这条路主要还是得秀家自己去走。

从建长寺郁闷的离开了,回到藤g城又与氏姬缠绵了一晚之后,秀家继续踏上了返回丰春城的道路。

只是与当初刚踏进关东时候的意气风发不同,以心崇传的话让秀家感到了无比的压抑,连带着整个队伍都出于低气压的状态。

原本被寄养在建长寺的几个孩子,本来以为父亲的返回可以给他们带来一段时间的假期。

但是看着秀家那严肃的表情,即便是不论是年纪稍长的旭千代还是身为嫡子的小八郎,都不得不谨小慎微的跟着秀家返回。

这条路到底要怎么走,秀家还是拿不定主意。

秀家这样的表现一直带到了丰春城内,连欢天喜地迎接秀家的菊姬和藤堂高虎等人都感受到了秀家的异样。

由于秀家刚刚返回,秀吉在丰春城内摆下家宴,除了秀家和几个妻妾和孩子之外没有外人。

起初菊姬以为是饭菜不和秀家的胃口,又或是旅途舟车劳顿让秀家感到不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前宰相 最新章节第六十二章 政治困局与破局之策,网址:https://www.dushuwo.net/285/285722/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