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惊变之始(上)(6.2k)(3/4)

作品:《走进不科学

浇筑完毕。

徐云接替过齐格飞,用长端镊子夹着浇筑好的马蹄铁,浸润水中。

这种一种电视剧中常见的操作,也就是淬火。

它主要是为了快速让铁胚冷凝定型,具备坚硬的实体。

但从相关专业角度上来说,淬火虽然动作简单,但原理还是比较复杂的。



随着一阵白烟倏然飘起。

钢的内部迅速变化为奥氏体,然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骤冷,形成了亚稳态的马氏体。

变形又带来了高密度的位错,同时快速降温带来的过冷度使得新晶粒的形核速度很大,出现了细晶强化。

以上两者反馈在外部的表现便是

淬火定型完成。

影视里的铁匠铺一般在淬火后就差不多了,但机电狗咳咳,机械专业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此时在淬火件的内部,其实存在着很大的应力和脆性。

如没有及时进行回火步骤,往往会产生变形甚至开裂,在实践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麻烦。

比如没有回火过的铁锹,刨几下地就很可能出现缺口。

因此徐云又再次对马蹄铁进行了一次回火,这才彻底的结束了马蹄铁的锻造。

一刻钟后。

徐云徒手拿着已经冷却下来的马蹄铁,走到了王禀等人身边,将它递到了那位老者面前:

“种承宣使,此物便是马蹄铁,请您过目。”

没错。

听到这个姓氏,想必看官们已经猜到了:

此人便是赫赫有名的老种经略相公,钟家军的当代掌门人,刘法去世后大宋的军魂

种师道!

先前在和王厚搭线的时候,徐云特意请王禀费心打探了一番老种的消息。

最终得知,老种确实也随西军回到了汴京。

毕竟这次西线作战的核心中枢便是渭州,老种作为渭州知州兼应道军副承宣使,军马、粮草、被服都需要经过他手转运。

如今阶段性的大胜归来,他一同回京的概率不会低于七成。

毕竟老种虽然不贪钱,气节也很高,一生除了几场两场败战外没啥黑点。

但这不代表着他无欲无求。

恰恰相反。

能够作为钟家军当代的龙头,种师道几乎是每功必争:

反正是自己流血出汗打下的战果,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你不去为底下人争福利,别人怎么会信服你呢?

后来徐云又以马蹄铁为引,通过老苏的书贴,将老种请到了府上。

不过到府归到府,老种对徐云的态度颇有些不冷不淡,脸色比老贾还臭几分。

比如此时此刻。

眼见徐云这么个‘嘴上没毛’的小年轻拎着马蹄铁,言之凿凿的说它硬度堪比寻常钢铁的十倍。

老种的眼中便充满了怀疑。

毕竟他和老苏这种文官不一样。

军人的性质大多直来直去,想啥说啥,只是碍于老苏的面子一直不好发作罢了。

只见他撇了徐云几眼,接过马铁蹄。

上手抚摸了一圈,还用食指轻轻弹了一下,

片刻过后。

老种表情微微一凝,脸色闪过一丝意外。

作为常年驻扎在外的军中主帅,他对于钢的熟悉程度,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惊人的地步。

基本上略一上手。

他就能通过质量、平整度和音节,判断出究竟是下品钢、中品钢还是上品钢。

按照他刚刚得到的触感反馈。

眼前这个几斤重的马蹄铁,质料似乎和上品钢相差无几,不分伯仲。

也就是说

眼前这个年轻人,似乎确实有几把刷子?

毕竟军器局的锻造过程他也看过,无论是流程还是效率上都要比徐云慢了很多。

不过老种没想到的是。

有些钢之所以被称为上品钢,是因为它只是上品钢。

而有些钢被判定是上品钢,则是因为在现有的认知体系中

只有上品钢。

随后老种沉吟片刻,从身上取出了一把佩刀。

这把佩刀乃是故去的宋哲宗送给他的一把精刀,材料是绍圣五年最优质的一批精钢。

不说削铁如泥吧。

至少一刀下去,在战车的钢铁轮轴上留下一道缺口是不难的。

在几次生死肉搏中,老种甚至用它刺破过敌人的胸甲护心板,那厚度可比马蹄铁要厚多了。

准备好刀具后。

老种将马蹄铁放到了桌上,用刀在边上比划了几下,对徐云问道:

“这位小兄弟,老夫可否下刀一试?”

徐云连忙做了个请的动作: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老种若有所思的再看了他一眼。

不出意外的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走进不科学 最新章节第一百六十一章 惊变之始(上)(6.2k),网址:https://www.dushuwo.net/308/308136/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