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致以辉煌的人们(下)(5.6K)(1/3)

作品:《走进不科学

一周多前。

在确定了建造飞机后。

小赵很快便实现了自己的承诺

在筹备各类矿石物资的同时,还迅速组织起了一支庞大的团队。

这支团队总人数七百出头,大约有一半是工匠,一共三百余人。

其中顶尖的济公除了齐格飞之外。

还有三位来自各地的超一流工匠,也就是宋代的‘八级工’。

这个比例其实很正常。

以1959年为例。

当时全国技能劳动者超过7000万人,其中被机械部记录在档的八级工一共有一千三百多位。

第一代潜艇,第一枚导弹,第一颗原子弹, 第一颗航天卫星都和八级工们的辛勤付出是分不开的。

眼下宋朝的人口数量大约一个亿,虽然从事手工业的劳动者数量没有后世那么多,但出三五个八级工水准的大牛还是很正常的。

毕竟八级工的关键在于手工能力,和机械以及科技基础的相关性有肯定是有,但也不算特别紧密。

比如累丝,比如点翠,难度上丝毫不比八级工的要求低。。

按照徐云的计划。

在整个制作过程的后半阶段。

这几位工匠将会负担起重要的铸模任务,直接决定飞机的成品率。

而除了工匠模块之外。

团队那剩下的二分之一的组成人员,则都是由小赵招募而来的

数算专家。

就像之前说过的那样。

科研,永远都不会是一个人的事。

由于有上辈子的经验,徐云在发动机的参数上可以靠着自己——或者说只能靠自己来进行设计。

因为这个时代除了他,没有第二个人具备发动机的设计能力。

但除了发动机设计以外,很多数据的计算就必须要依靠他人协助了。

这批数算团队招募自全国各地,负责人以老贾为主。

同时韩公廉、刘益等人也在团队中担任了中高层的职位。

虽然他们同样不具备发动机以及流体相关的知识储备,但计算能在这个时代却处于顶尖。

在某些情况下,徐云只要给出条件和方程。

纵使概念有些超纲,一个数十人甚至更多的小组演算之下, 也依旧能够得出成果。

毕竟在向太后逝世到政变的那三四个月时间里,徐云可没少给老贾等人灌输新鲜知识,甚至涉及了部分——注意是部分的微积分知识。

这支数算团队也被安置到了制器局内, 小赵为他们规划出了一个庞大的院落。

当徐云来到院落入口处时,院落中正显得非常热闹

或许是场地有限的缘故,此时明明已经入夜,院落中却依旧摆放了大量桌子,上百人在当中做着数学演算。

其中有独自一人默默计算数据的。

也有三三两两分工合作的。

还有一些似乎遇到了某些问题,正聚在一角小声的进行着讨论。

例如此时靠近入口的一侧,便有七八位文士模样的数学家在交流着什么。

徐云见状顺势走到几人身边,饶有兴趣的听了起来。

率先开口的是一位穿黄色衣服的中年人,只见他指着桌上的两张算纸,说道

“欧兄,阀片厚度为百分之一寸,喷管截面设为天元,容积已定,可为何你我所算的结果却不尽相同呢?”

另一位黑瘦男子闻言伸出手指,在某个栏目上划了一横

“邹兄,依小弟看来,你应是算错了那个名为‘轴向力’的数值。”

“它的前式理应是三分之一,而非四分之一矣”

黄色衣服的邹姓文士却摇了摇头,说道

“非也非也, 吾乃是按桐屿先生所教的曲线状渐变方程入的手,数值必为四分之一,错的是你”

徐云听了一会儿,差不多明白了这几位文士在纠结的问题

简单来说,这是一个同等推阻比定义下的单位截面推力计算。

涉及到了阀片厚度和喷管截面,同时还涉及到了反射以及音速的问题。

先前在组织数算团队的时候。

考虑到一些概念性的问题,徐云特意和老贾一同制作出了一本指导手册。

手册上对一些超维概念进行了定义,比如引力常量是·,光速是每秒三十万公里等等。

也就是说你别管这数字是怎么来的,总之按这个数字去套,最后把答案报上来就行了。

指导手册就像是一本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走进不科学 最新章节第一百七十三章 致以辉煌的人们(下)(5.6K),网址:https://www.dushuwo.net/308/308136/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