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人在康桥,挥了挥衣袖,招来一朵乌云(上)(3/4)

作品:《走进不科学

挥家似的朝周围几个方向点头致意。

走到设备边上,启动了电源。



随着开关的闭合。

无形的电流穿过装置里的感应线圈,开始对铜球电容进行充电。

1伏特

100伏特

300伏特

1000伏特

当电压上升到2万伏后。



两个小球之间的空气被瞬间击穿。

大量的电荷开始往来于两个大铜球之间,一个高频的震荡回路形成了。

又过了几秒钟。



一束蓝色电花在两个铜球之间爆开。

细小的电流束在空气中不停扭动,看上去就跟炮姐的o似的。

搁在动漫里,保不齐某些中二少年还会刷起来什么“你指尖跃动的电光,是我此生不变的信仰”云云。

不过这个过程稍纵即逝。

因为每一次振动都伴随少许能量损失,使得电容两端的电压很快又降到击穿值以下。

见此情形。

老法等人的脸色显得很平静,几乎没有什么太大波动。

这是实验室常见的现象,1850年的科学界对于高频的震荡回路也就是回路并不陌生。

但下一秒。

老法等人的脸部表情忽然出现了巨大的变化,甚至有些扭曲!

斯托克斯更是来了个堪比5调的高音,听上去有些失真:

“我的上帝啊,这这是什么?”

没人有心去嘲笑斯托克斯的公鸭嗓,此时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了不远处的接收器上:

只见此时此刻。

发生器每爆发出一次蓝色的电火花,接收器上的铜环之间,便会有电光闪动一次!

在某种未知力量的牵引下,没有接通导线的接收器

出现了电流!

老法甚至旁若无人的走到接收器面前,近距离的看着闪烁的火花,喃喃道:

“耶稣啊”

整个过程持续了数分钟,最后徐云估摸着效果差不多了,便上前关掉了开关。

现场寂静无声,看上去就跟小电影里的时停似的。

过了片刻。

老法踱步回到众人身边,目光复杂的看了眼小麦,说道:

“麦克斯韦同学,你的猜测是正确的,接收器上出现了电势差。”

小麦憨憨的挠了挠头发,嘿嘿笑个不停。

随后老法又看向徐云,目光意味难明。

这是他今天第几次从这个东方人身上感到惊讶了?

诚然。

这些实验虽然都要归功于肥鱼,但徐云能够熟练的将其复刻,相关的理论水平自然不必多说。

当初他从惠威尔口中听闻过徐云用小牛亲笔信换取入学名额的事情,虽然嘴上没说,但心里多少还是觉得这人有些没有“逼数”。

可如今看来

自己错的很离谱很离谱。

随后老法深吸一口气,将心绪拉回现实,对徐云问道:

“罗峰同学,这个现象叫做什么?”

没去问原因,说明老法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已经想通了许多事情。

徐云沉默片刻,说出了一个名字:

“光电效应。”

没错。

徐云第三轮选择的实验,正是赫赫有名的光电效应!

纵观人类科学史。

真正能够称得上反驳波动说核心证据的现象只有两个:

康普顿效应以及光电效应。

其中康普顿效应需要射线辅助,目前副本的科技树还没达到那个层级。

因此在事件最开始,徐云的可选项其实就已经确定了。

光电效应是赫兹在1887年发现的现象,最终由爱因斯坦完成了最终解释。

其实呢。

光电效应在释意上来说很简单。

就是用光线去照射金属板,某些物质内部的电子吸收能量后会逸出形成电流。

也就是光生电。

后世学校里的光电效应实验一般都是由一块锌板为演示主体,后面连接着一个会开合的验电器。

接着老师用光线去照射金属板,验电器会逐渐张开,这就说明光生了电。

比较负责任的老师还会拿出一根磨过毛皮带负电的棒子,接触验电器后验电器会闭合,这就说明金属带正电云云

但实际上。

光电效应的意义远远不止明面上这么简单。

否则徐云也就犯不着在做完光伏效应后,再另外掰扯个光电效应了:

虽然后世大家都知道,光伏效应和光电效应是两码事,一个是表面一个是内部。

但在1850年这种电子都没发现的时代,二者其实在现象上是有些类似的。

还是那句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走进不科学 最新章节第二百五十四章 人在康桥,挥了挥衣袖,招来一朵乌云(上),网址:https://www.dushuwo.net/308/308136/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