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 历史:我要加速啦!(3/4)

作品:《走进不科学

色彩,二人的交流也被冠以了很多莫名的光环。

比如稳重的有【改变人类历史的一次对话】。

整活的则是【同志,这是你们加速器的密码】等等。

还有人戏称这是【鸡兔同笼】,所以将其称为【笼中对】......

.........

过了片刻。

老郭将内心的震撼彻底‘消化’完毕,随后才再次将目光投向了徐云:

“韩立同志,这个气象...气象多普勒雷达,组装起来需要哪些流程和零件?”

老郭没问徐云能不能给出组装方案,毕竟此前徐云曾经说过一件事:

整个设备的投入大概要几万块钱,时间快则三四天,慢则七八天。

也就是说徐云肯定清楚具体的步骤,甚至知道一些更加详细的内幕。

“零件啊......”

果不其然。

徐云很快摸了摸下巴,慢慢说道:

“从结构上来说,一台气象多普勒雷达基本上可以分成八个环节。”

“也就是天线、天线罩、信号处理器、伺服系统、发射机、接收机、波导管和显示器......”

“韩立同志,你先等等。”

不等徐云说完,老郭便打断了他。

只见老郭从公文包里取出了纸和笔,将它们放在桌上,方才示意道:

“请继续吧,韩立同志。”

徐云对此倒也不以为意,点了点头便继续说道:

“其中最简单的是天线罩和显示器,天线罩就不说了,显示器只要能显示出回波和垂直剖面即可。”

“至于发射机和接收机都可以用医院的光机临时改良——前提是领导们能说服林宇医生。”

“天线的话正馈线用抛物面天线就行,口径1米左右,馈线也只要水平线极化......”

与发动机一样。

小型多普勒探测雷达,同样是后世圈中很常见的一种设备。

当年徐云在成飞的时候,就鼓捣过很多次这玩意——虽然搞的是小型的小功率测风多普勒雷达,接受灵敏度只有-60dbm,但原理上还是相通的。

考虑到眼下这个时代兔子们的工业水准较低,加之此时的时间较为紧迫。

因此徐云也一如既往的用上了一个老思路:

不搞正式版设备,只搞性价比最高的乞丐...咳咳,青春版气象多普勒雷达。

毕竟老郭他们需要的也只是五千万组的数据罢了。

后世一台普通的气象多普勒雷达每次收集的数据非常夸张,往往可以达到上百亿甚至上千亿组。

例如酒泉那座非常有个性的‘海豚式’雷达塔楼,单次采集的数据量甚至可以达到3000亿组。

没办法。

大气中的粒子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因此无论是需求还是实际情况,都不需要徐云拿出正式版的气象多普勒雷达。

在徐云的设计中。

显示器可以只考虑回波和垂直剖面,对于221厂的大牛来说只需要把电视屏幕拿来改进一下就行了。

发射机、接收机、波导管则都可以从医院就地取材:

医院的光机自带波频,可以提供发射机和接收机需要的波段双偏振效果。

波导管则来自他身边的那台心电监护仪——这玩意儿的弦线电流计和波导管几乎就是一个原理。

至于伺服系统也不难。

后世的伺服系统主要使用的是伺服放大器和脉宽调制器,比如-v1啥的。

不过这辈子是多普勒雷达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气象雷达中伺服放大器的本质,其实就是驱动分机+俯仰开关。

至于脉宽调制器就更简单了,施加两个方向的力起到动态润滑就行。

所以后者只要请三分厂的大老设计出一个模块即可,前者则需要一个现成的吸收电路。

对,吸收电路。

看到这里。

想必有部分聪明的同学已经意识到了。

没错!

现在放在瞭望塔上的那台热电偶湿度计,正好就能提供一个完好的吸收电路。

“.......”

几分钟后。

看着写满了纸面的文字,老郭忍不住眨了眨眼,对徐云问道:

“韩立同志,我有个问题想确认一下。”

“按你之前所说,一台气象多普勒雷达的造价成本大概要两三万起步,没错吧?”

“不过从这些零部件看起来,成本应该连五千块都不用,这部分的差值去哪儿了呢?”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航空工程研究的专家,老郭对于设备成本方面的信息非常敏感。

刚才他简单心算过一遍,徐云所说的所有零件加在一起,成本至多就四五千块钱。

遑论像吸收电路之类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走进不科学 最新章节第五百二十九章 历史:我要加速啦!,网址:https://www.dushuwo.net/308/308136/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