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晋爵一等伯!(3/3)

作品:《红楼之挽天倾

百姓在雨汛时节,不蒙丁点水患之灾,于内政一途确有殊功,及至南河危殆,临危受命,领军奔赴淮安,一驻河堤月余,与士卒同甘共苦,直面洪峰,险恶之处不下两军争胜,此非卿之责,而为卿之功!既武勋有功于社稷,朕岂能不赏以爵禄?」

贾珩是武勋,以目前的功业,加兵部尚书已是极限,以其年纪、资历、威望,总不能加三孤,那么就只能在武勋爵位上晋升,提升俸禄,恩荫嗣子。

言及此处,崇平帝沉吟片刻,吩咐道:「内阁拟旨,晋永宁伯贾珩为一等伯,以酬其在中原、江淮领兵抗洪保漕之功。」

升赏了贾珩的爵位,京营中一些军将的爵位,也可顺势升赏用之以笼络军心。

而且作为整军经武的主事人,竟连一等伯都没有,实在也说不过去。

贾珩面色微肃,见此也不好推辞,声音带着几分感激,说道:「臣谢圣上隆恩,皇恩浩荡,感佩莫名。」

到他这个位置,除非晋爵为侯,才会有实质性提升,但侯爵没有说得

出去的外战军功作为依托,根本不可能,纵然是三等侯也需要外战功劳。

那么晋爵一等伯,也就在俸禄上有所提高,还有承袭子嗣的次数有所不同,当然还有说出去或许更好听一些。

事实上,大汉的公侯伯三等,往往在第三等卡的最严,这是用来定名器规制的标尺,但之后具体的几等迁转,就是用来酬劳一些不足以封侯、封公,但偏偏又立了功劳的武勋。

只是二等伯差不多就可以酬他之功了,天子这是一步到位地加恩,以后再有非外战的小功劳,也就默契的不用计功了。

杨国昌在下方坐着,闻听崇平帝之言,皱了皱眉,张了张嘴,有些想要谏言,但这般回师凯旋的日子,却又有些不好搅扰天子的兴致。

而且为着二等伯还是一等伯,哪一个更合适而争执,也大失宰辅体统,连牛继宗那等饭桶都是一等伯,让小儿一等伯就是了。

此刻,除却杨国昌皱了皱眉,殿中官员倒没有什么反应。

显然天子没有因贾珩克定内乱而封侯,就是一些文臣的政治底线。

大汉武勋,开国封了四王八公十二侯,这是定鼎之功,太宗时期也封了一些侯伯,侯爵多是在西北、西南与蛮夷相争而立下功劳的武勋。

崇平帝沉静目光看向下方一众将校,道:「京营有功将校,兵部的封赏不日也会下来,如有功于社稷,实心任事,朕不吝功爵之赏。」

大汉不仅有超品的公侯伯,还有将军、轻车都尉、云骑尉等各种爵位,他也需要培养一批崇平武勋。

「我等谢过圣上,圣上万岁万万岁。」前来就宴的京营军将,闻言,都是面带喜色,军心大悦。

一些文臣见着这一幕,眉头紧皱,心情阴郁莫名。暗道一声武勋势大,此非社稷之福。

崇平帝封赏完贾珩,目光扫过殿中文武群臣,道:「诸卿用膳罢,戴权,让太乐署敬献乐舞。」

戴权闻言,应了声是,转身去了。


本章已完成! 红楼之挽天倾 最新章节第652章 晋爵一等伯!,网址:https://www.dushuwo.net/311/311772/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