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归来人和寒衣大祭(1/2)

作品:《逃荒路上我成了团宠老祖宗

“这也没几天了,纯正观好预定吗?”

蔓娘想着祭祀节日,古人更看重这些神鬼身后事,怕是早就在准备了。

“你要是做大法事应该能,纯正观里人多,一般人家请一二都够用了。”

对于这些本地人的风俗人情,彩娘是门清的,婚丧嫁娶人生四大事儿是离不开日常生活的。

将熟睡的小孙子放到了床上,彩娘快言快语道:

“你要是着急,我这就带你去,早些确定下来,你也能睡个好觉。”

“那行,我让柔娘给你看着孩子,咱们快去快回。”

蔓娘这边也不多耽误,回家就让大虎套上马车跟她们一起去道观里。

承庆没在家里,他去了土龙村,那里有蔓娘早在一个多月前就让李德全和陈义留意着买的工人,全部是死契的那种。

特地去了远一些的地方买来的,孤儿有,拖家带口的有,加起来差不多五十几人,其中十三到四十岁的占了三十人,算是个满意的结果了。

蔓娘他们打算将这批人交叉分散开来,慢慢替换掉那些不稳定因素,彻底夯实李家的根基。

毕竟钱帛动人心,有些拎不清的人,住着主人家的房子,用着主人家的东西,时间久了就以为是自己的,这种情况屡见不鲜了,蔓娘他们这是在防患于未然。

纯正观是玉山乡上有名的圣地,香火鼎盛,甩了佛寺一大截,据说是百年前发生了战乱和瘟疫,纯正观的道长们庇佑了一方百姓,护住了人伦香火,又在瘟疫横行之时,出手救治百姓们,很多人得以活命。

后来感恩的乡亲们出资修建了这座道观,婚丧嫁娶,占卜求卦都在这里,一代又一代的流传开来。

站在古朴的山门前,蔓娘歇了口气随着人群缓慢进入,林深木翠,香火绕鼻,她的心也沉静了下来。

在彩娘的活动下,她们很快就见到了头单知客,一名神采奕奕的中年道士,身着蓝色道袍,头戴一字巾。

蔓娘详细的说明了情况,知客爽快的答应了,一双笑眼使人放松:

“斋主的需求我们道观接下了,还请您留下贵府名号,三日后卯时自会有人去。”

留下了地址,谈好了捐赠的东西,蔓娘也顾不上吃纯正观的素斋了,心急火燎的直奔玉山乡上。

避开了道家的五荤三厌四不吃,蔓娘捐赠了不少的米粮蔬菜糕点,布匹,力求礼数周全。

忙活了一下午,心情亢奋的蔓娘回到家里才算是松了口气,如今就盼着李承嗣能在寒衣节前回来了,算算日子也就这两天了,作为李大福夫妇的唯一后人,又是三年除服的日子,他能回来是再好不过的。

日子照常过,那些个人手已经安插进去了不少,寒衣节的前一天中午,承庆从寻宝阁巡查回来,脸色阴晴不定的。

蔓娘惊讶不已,自从把寻宝阁交给承庆后,她就很少再过问了:

“你这是咋的了?可是哪些人闹事了?”

承庆摇了摇头,皱起眉头,一副吃了苍蝇的样子:

“店里的人有传峰叔和云初叔看着,再加上我送过去的那五个人,倒是没啥大事儿。

是桃花,她堵在锦绣坊门口,哭着喊着要求四妹给她做主,说是万三叔对不起她,闹腾个没完,吓跑了不少客人。”

听到是桃花闹事,蔓娘倒是没有多少惊讶,万三娘和唐玲都不是傻的,只要桃花没有怀孕生子,那么对于她这个不确定因素,这对婆媳的态度都是一致的:

“万三家是什么反应?”

承庆从牛车上拿了个包裹出来,鼓鼓囊囊的放了不少东西:

“这是万婶子准备的,她说过几天来咱家看您,包裹里是她自己做的蜜饯和下饭酱,说是您上次吃着顺口,就都给做了些。”

解开包裹,看到里面收拾干净的瓶瓶罐罐,蔓娘感叹道:

“妻贤夫祸少,你看万三媳妇儿这一服软调停,我就是心里生万三的气也没有多恼恨了,可见娶个懂事明理的媳妇儿有多重要。”

承庆看着院里哄孩子的柔娘,赞同的点了点头,他家孩他娘就很贤惠,好得很:

“奶说的是,您和娘的眼光也是极好的。”

东西收拾完,让大虎将牛车赶去后院,听着哞哞叫的牛声,承庆想起来了一件重要的事儿:

“奶,咱家水牛也三四年了,要不要添个小牛犊儿,到时候孩子们也可以喝牛乳子。”

“可以,这事儿你看着办吧,左右现在牛车也用的少,到时候生了小牛犊就留下来拉庄稼使。”

“奶,您这这想法好极了,既能喝牛奶,又能让牛干活,顺带着得了牛犊子,一举三得。”

说起正事来,承庆一下子来了兴致,他指着做饴糖的小房间道:

“奶,咱们家里做出来的饴糖销路是不愁的,不过我听说最近村里有人自己做出来了,在偷偷卖,怕是不太好。”

对于这个蔓娘也有心理准备,对于我天朝人民的动手能力,上下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逃荒路上我成了团宠老祖宗 最新章节第215章 归来人和寒衣大祭,网址:https://www.dushuwo.net/352/352182/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