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报纸的影响力下(1/2)

作品:《穿越明朝当奸臣

宋钰想的比较多,他颇为担忧的道:“如今东林党气势正盛,宋师襄又是东林中人,万一他们不讲规矩,找由头查封报社呢?咱们各府肯定不愿意和东林党斗,到头来说不定就要关闭报社,以息事宁人。”

听了这话,柳冲不禁皱起眉头,东林党的确不是讲规矩的人,这事不得不防。但他们所依仗的武勋身份,在人家眼里根本不值一提,宋钰说各府不愿和东林斗,那是给自家脸上贴金呢,其实是不敢和人家斗。

有什么办法压制宋师襄,让他不敢乱来呢?

找客氏走皇帝的路子吗?怕是不成。

宋师襄等人所图甚大,而柳冲又在报纸上开炮,此事已经弄的朝野皆知,天启帝不可能轻易插手。

想了一时,柳冲突然道:“你查宋师襄一伙的事,查到有用的东西没?”

自从跟宋师襄卯上后,宋钰就在查这伙人的黑材料,因而柳冲有此一问。

“他娘的!”

宋钰骂了一句,道:“这些人在任上虽没做出什么功绩,可也没出什么乱子。而且为官还算清廉,除了一般的孝敬之外,不贪不占,基本上抓不到把柄。”

这就是东林党的风格,性格死硬,为官虽然平庸,没什么大能力,但基本操守还是有的。他们争权夺利,为的是掌握朝廷大权,然后以权谋私,让自己能多占田亩、矿产、做生意不上税,玩的是堂堂正正的阳谋,不屑于贪墨小钱。

事实上,大明的官员也不需要太贪,能做官的起码是举人,而中了举人都是一方豪绅,家里田地免税,做生意的商税又低的可以忽略不计,没必要冒风险去贪。

别看他们天天嚷嚷着俸禄太少,穷的要举债度日,实际上一个个富的流油,哭穷是给皇帝听呢。

整个大明二三百年,唯一以贪墨著称的是严嵩,这是嘉靖皇帝故意放纵的结果是特例。

其余的就是大太监‘王振’‘立皇帝刘瑾’之类,太监其实是给皇帝捞钱,自己背个骂名而已。后来的‘九千岁魏忠贤’倒台后,都没查出贪了什么钱。

发了几句牢骚,宋钰低声道:“宋师襄在本司胡同有个相好的叫陈世秀,他曾允诺要纳陈氏为妾,结果拖了多年,还没给其脱籍,陈世秀心中幽怨,曾醉酒哭诉。这事可能用上?”

本司就是教坊司,教坊司里的女子要么是战场上的俘虏,要么是犯官家属,全是罪人妻女。朝廷规定不得嫁娶,不管官民娶教坊女子者,都要挨板子罚银子,最后还要强制合离,基本上一辈子都要待在教坊司。

想要娶也有一条途径,找礼部给她脱籍,但这个手续极其难办,基本上办不下来。

柳冲兴奋的一捶手心,“何止有用?我正愁明日的头版头条不够轰动呢,宋师襄这是自作孽不可活啊!”

第二天是大明新闻报出版的日子,五天前的创刊号像是在京师投下一枚|炸|弹,让无数读书人和市民津津乐道,人们都在期待着大明新闻报第二期。

早上太阳升起的时候,那些穿着新奇服装,帽顶和背后带着小旗子的少年报童们准时出现了。

“看报看报!大明新闻报第二期出版喽。”

“看报看报,头版头条:安远侯府柳三公子亲自捉笔,作《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宋御史》一首,讽刺御史宋师襄,揭穿其无情无义,好色可耻的嘴脸。”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诸位可知柳公子为何写这首词讽刺宋御史?只因宋御史早年中进士后,热恋教坊司女子陈世秀,曾许诺为陈氏脱籍,并纳其妾。然而,宋御史娶泰宁侯府大小姐后,官运亨通,步步高升,却将昔日诺言抛诸脑后,陈世秀整日以泪洗面,痛不欲生,数次寻死,大骂薄幸郎宋师襄……”

是的,这一次柳冲没用‘大王叫我来巡山’的笔名,而是亲自下场,实名怒怼宋师襄,摆出一副刺刀见红,不死不休的架势。

对于朝堂斗争,他已经有些心得了。

那种旷日持久的弹章来往,一般情况下很难弄倒人,因为各方面都有自己的势力阵营,大打口水仗,牵扯的人员太多,利益太大,无论内阁和皇帝都会谨慎应对,很难在短时间内分出胜负。

而从小事入手,短兵相接,只攻击一个人的斗争,涉及的方面少动静小,很可能抽冷子直接把人干倒。比如宋师襄等人谋算安远侯府,就是用一千两银子这种小事来下手。

柳冲这回打的主意是,把宋师襄搞臭,你们东林不是爱搞君子小人那一套吗?

好,我就用一首词把你宋师襄搞成道德败坏的纯粹小人,看你还有脸在京师待下去吗?

“这宋师襄真不是东西,他也配做御史?”

一个公子哥儿打扮的少年兴奋的叫道:“冲三爷骂的痛快,正是我辈少年楷模,快,给我来十份!”

柳冲在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明朝当奸臣 最新章节第六十四章 报纸的影响力下,网址:https://www.dushuwo.net/381/38194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