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68.妥协,扩张(2/2)

作品:《1621之大变革

以前的小煤窑都是纯手工生产,再加上煤矿主们肆意压榨矿工,拿矿工的命换钱,生产效率极其低下,柳林全年的煤产量连一万吨都到不了『矿主们赚了钱以后,要么进入了官府的腰包,要么拿钱买了土地,把钱投入再生产的很少。&;/&;

谭良栋把煤矿分出去后,虽说是全体矿工所有,但真正负责管理的还是谭良栋和吕梁营,谭良栋准备从蒙古人那获得的八百两黄金里拿出一半,用来加固矿坑和置换矿工手里落后的工具。&;/&;

这个时候矿工手里用的是什么工具,你绝对想不到,谭良栋在当矿工时挖矿用的还是铁镐,但柳林的矿工太多,矿工手里的镐就是边缘处包了一层铁皮,其他部分都是木制或石制,有些还在用手挖。&;/&;

不要说跟大型挖矿机械相比,这就连后世的农具都比不上,对了,这个时代的农具更为落后,受制于铁产量,农户们一般都是三五户合用一把包铁农具,就是农具边缘包点铁皮,只有耕田用的犁才会很奢侈的用铁制的,至于锄头了啥的,以纯木质的为主。&;/&;

这些情况让谭良栋迫切的需要发展炼铁坊,和卢象成合作以后,中阳的铁矿石就可以源源不断的运到柳林来,炼铁坊采取了谭良栋指点出来的小高炉炼铁,虽然问题还很多,但随着师傅们生产经验的增长,一些大的毛病都被修改过来。&;/&;

谭良栋相信,等自己这四百两黄金的订单生产完后,炼铁坊将会培养出第一批熟悉高炉炼铁的铁匠。&;/&;

临县、方山的煤矿,谭良栋依在柳林的办法,一并实行改制,推行《煤矿生产条例》。&;/&;

除此以外,本来就是吕梁营的刘垣圪坮和一些村子,这些村子已经有了护村队,谭良栋把在柳林实施的《治安条例》推广了下去,并拜托胡振江帮自己在各村宣传条例,同时把李鹤轩的警察队扩展到各村,以条例治村。&;/&;

相比较打仗,推行自己的政治理念更为困难,也更为麻烦,但这也更能锻炼谭良栋,要想维持以矿工为主的吕梁营和应对接下来的大灾,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更加艰辛的努力,谭良栋不敢懈怠,吕梁营诸人亦如此。&;/&;

谭良栋的行动和士绅们的利益不符,自然受到他们的反弹。各县城里,受到损失的士绅们联名向县令状告谭良栋,四县县令把来自士绅们的压力又一致压给了永宁府知府。&;/&;

自从刘策空降卢象升为中阳县县令后,永宁府知府便身居衙门深处不再理政事♀次,县城、府城的士绅们一致状告谭良栋,并给知府的师爷塞了钱后,师爷来到知府衙门后,看到知府正在欣赏一副不知是谁的字。&;/&;

“东翁……”师爷硬着头皮打断正在摇头晃脑的知府。&;/&;

知府听到师爷的声音后,头也不抬的说道:“又是吕梁营的事吧!”&;/&;

“是的,东翁,这吕梁营新任千总谭良栋跋扈异常,侵犯乡贤财产,实在是凶恶之极啊。”&;/&;

知府把字合上,摇摇头道:“师爷师爷啊,这谭良栋不是好东西,那让你来的那些人就是好东西了?在本府看来,就是狗咬狗一嘴毛,谁也不是啥好东西。况且本府快到郅仕的年纪了,这吕梁山就是一潭浑水,本府管不了喽。”&;/&;

说完后知府直接回到后屋去睡觉了,师爷连叫都来不及叫。“唉,东翁这……”师爷气得跺了跺脚只能离开。&;/&;

永宁府知府完全不想管这些破事,他要是帮士绅们,吕梁营肯定会撂挑子,把兵力收缩回柳林,到时流民作乱,谁能控制得住←要是帮吕梁营,呵呵,那是不可能的。&;/&;

中阳县衙,谭良栋的做法都被胡振江传到卢象升这里。“良栋、涛起,消我的做法是对的,能让吕梁稳定下来,免受灾害和兵祸之苦。”&;/&;

从天启三年三月到六月,晋西北唯一能对吕梁营产生威胁的罗汝才部还在大同闹,永宁知府不管事,趁着这个时候,整个吕梁营上下都在忙碌,随着各项条例的推行,吕梁营的实力逐日递增,影响也越来越强。&;/&;

胡振江也在此过程中慢慢的对自己的变革之道有了一些模糊的想法,谭良栋的做法本身就是在践行一种变革,不过这种变革才刚刚开始,谁也没法料到现在撒下的种子,将来会长出什么样的果实。&;/&;

(本章完)&;/&;

&;/&;


本章已完成! 1621之大变革 最新章节第68章 68.妥协,扩张,网址:https://www.dushuwo.net/39/3951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