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流水线作业(二合一)(2/3)

作品:《大唐第一村

将小木板切割成一根根细小的小木棍,看情况,这就是火柴棍无疑。

只是十几个呼吸,那块小木板就变成了几十根长宽一致的火柴棍,这样的变化让秦琼三人都是暗暗咋舌,本来以为火柴棍是一根根削出来的,没想到还有这种操作。

秦琼紧接着又走到右边,安济叔见状急忙迎了上去,主动介绍道:“这边是将一些成色一般的木板切割成木片,主要是用来制作火柴盒的。”

秦琼看了一会儿,这边的工序照样简单,只是将木板切成几种不同大小的小木片而已。

安济叔指着下一道门,道:“这里进去就是火柴盒的制作坊。”

这时,程咬金好奇的指着另一扇门:“怎么那里还有一道门,那里面是干什么的?”

安济叔看了一眼那扇门,又朝席云飞看去,见席云飞点头,才说道:“切割好的小木棍送到里面,出来就是一根根火柴成品。”

秦琼三人闻言一怔,心道原来是火柴坊的核心所在啊。

秦琼朝李勣和程咬金看了一眼,三人简单的交流了一下眼神,直接略过了那扇门,带头朝制作火柴盒的院落走去。

安济疑惑的看向席云飞,席云飞本人也是哭笑不得,其实里面就是将火柴棍在提前搅拌好的起火剂里滚一圈,根本没有什么秘密可言,真正秘密是起火剂的材料配比和里面的红磷。

不过秦琼三人有意规避,那也挺好,反正他们看了也没用。

众人紧接着来到制造火柴盒的院落,这是火柴坊的第四道工序,隔壁的院落则是第三道。

裹上起火剂的火柴经过风干后,就可以送到第五院落晾晒风干,而火柴盒还有一道工序,也要在那里一并进行。

秦琼一进到第四院落,就在空气中闻到一股莫名的刺鼻气味。

工坊里负责这个院落的工匠见到安济进来,急忙送了几个口罩过来,安济将口罩分给众人后,解释道:“第四道工序是粘合火柴盒,将上一道工序切割好的小木片组装成一个一个小盒子。”

说着,安济叔从一个工匠手里拿过一根刷子,从一个陶罐里沾了一些液体出来,道:“大家闻到的气味就是这玩意儿散发出来的,这是很好用的粘合剂,一旦黏上就基本分不开。”

“哦?”李勣闻言好奇的接过刷子:“这是什么做的粘合剂?”

“秘密!”出声的不是安济叔,而是站在众人身后的席云飞。

秦琼三人相视一眼,没有说什么,能被席云飞说是秘密的,那就肯定是能赚钱的东西,回头再深挖不迟。

李勣将刷子还给那个工匠后,从他面前的竹筐中拿出一个火柴盒来。

除了没有擦条,这个火柴盒基本已经成型,大小与胭脂店里常见的小木盒差不多,但木盒没有盖子,而是采用推拉的方式开启和关闭,李勣并不陌生,因为这样的火柴盒他身上就有一个,早已经见怪不怪。

席云飞让工匠粘合的火柴盒是后世常见的推拉式火柴盒,至于这个时代常见的开关似盖装小木盒,因为机括制作麻烦,直接被席云飞摒弃了。

秦琼观察了半响,一个火柴盒成型的时间大概是三十几个呼吸,一个工匠一天制作五百个盒子不是问题,而这里的工匠······环视一周后,秦琼深深吸了口气,整个院子的工匠不下五百人,也就是说,一天最少能制作二十五万个火柴盒。

看着三人吃惊的神情,席云飞双手环胸,心里笑开了花,火柴盒只是一部分,目前工坊最赚钱的是瓷瓶包装的火柴套装,一个檀木盒子十瓶就是一贯,那才是暴利,卖给百姓的一盒一文,真的是良心价。

不过一盒火柴一文钱依旧是暴利,秦琼三人只见过火柴盒的生产过程,还没有见过火柴的生产过程,一个普通的妇人,一天能裹上万根火柴出来,手速快一点的一天两万根都不是问题。

看过火柴盒的生产过程后,秦琼三人迫不及待的朝第五个院落走去。

进来后,三人再次被眼前的场景吓了一跳。

因为第五个院落像是一个大型的晾晒平台,到处都是木架子,架子上摆满了簸箕,每一个簸箕里面都装满了数不胜数的火柴。

而在院子的东北角,则是一个带顶棚的大仓库。

安济叔指着仓库道:“平时风和日丽,火柴基本都放到外面晾晒风干,要是碰到雨雪天气,就只能搬到大棚里烘干了,里面造了几个火炕,冬日里呆着应该很暖和。”

秦琼闻言点了点头,带头朝大棚走去,还没靠近,一股子热浪袭来,吓得他急忙后退了几步。

安济叔抱歉的走了上来,道:“这两天加班加点的赶货儿,所以把仓库也用了起来,有火炕烘烤,火柴干得比较快。”

这时,从刚刚那个院落里走来十几个人,手里都抱着一个大竹筐。

“老宋,快来接收一下,一共是四千个火柴盒。”

仓库里,一道身影飞驰而出,跑到那些人面前接过一张单子,看也没看就签了字,然后便开始张罗人来搬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唐第一村 最新章节第一百四十六章:流水线作业(二合一),网址:https://www.dushuwo.net/5/5357/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