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熬出头(2/4)

作品:《军阀治世

州地区的汉民今年移了那么多人过去,汉民人数已经四十余万,加州将变成一个以汉民为主的地区。

中洲省,则是一个没什么汉民,但需要大力发展采金业的地区,中洲省的巡抚必须在采金业上抓得紧一些。同时中洲省还必须挖掘运河,以打通前往东海岸的通道。

巴拿马运河,这是一个比较浩大的工程,不过再怎么浩大,也比不上中国的京杭大运河。

不过中美洲可没有大明这样的基础,因此修筑巴拿马运河注定是一次长跑,反正这条运河是要修的,当前能修多少是多少,反正是用土著当劳动力,谁多少人赵岩不关心。

南洲省则比较简单,即无什么汉民,也没什么太显目的资源。不过阿根廷地区将是下一步移民的地区。南洲省的巡抚必须安置好移民,同时开采智利的硝石和铜矿。

前往美洲贸易的船只,在六月份也基本上回来了。

青岛港的码头上一片忙碌,这次前往美洲贸易的船队运回了许多货物,不过大多数都是金银珠宝和原材料。

西方人确实没有什么货物是大明所能看得上的。

基本上没什么优势产业,反倒是葡萄牙人上的橡胶卖得很好,而且基本上只要有,从大明来的商船就算是高价都会买下那些橡胶。

橡胶成为重要的商品,葡萄牙人占领的巴西地区最多,西班牙人占据的秘鲁地区也有。

两国见橡胶的利润如此之高,开始到处找橡胶树,并且在中美洲地区种植橡胶树,天天让土著去割胶。

橡胶产量在今年高了许多,六月返航的阶段,前往美洲的商船一共运回橡胶八十余吨。

橡胶现在可是重要物资,八十吨的橡胶运回大明,算是解决了橡胶不足的燃眉之急,有了这批橡胶,可以造出许多蒸汽,一些工厂的流水线生产也成为可能。

而这些贸易船只带回的金银珠宝的价值,就达到三千余万两,而那些原材料的价值,则少一些,但也有上千万两。

这些飞剪船返回青岛港后,再次装上货物,朝着印度而去。

美洲地区的贸易暂时停顿了,这些官营商船自然是去印度了,印度的市场广阔,同时欧洲人也有在那里贸易。

运往印度的商品中,棉布是最主要的商品,毕竟每个人都需要穿衣服,其他的商品也很多。

凡是优势产品,都要往印度倾销。

此时的印度是很富庶的,西方人根本没有打开印度的国门,那里是一个令人流口水的巨大市场。

上半年南洋的捷报也是不断,而商馆在南洋的扩张速度很快,南洋各岛都成立了商馆。

这些商馆负责与南洋猴子进行贸易,贸易的方式就是向他们倾销棉布等商品,换走他们上的贵金属。

在贸易的同时,南洋的各个汉民聚居区则不断的向外扩张,只要继续扩张下去,那些南洋猴子将失去立足之地,从而彻底成为历史。

而在中南半岛上,商馆也发展得很快。

第一舰队上半年成功攻占暹罗(泰国)的一处港口,再次成立商馆,与暹罗人进行贸易。

暹罗可以说是中南半岛第一强国,军事力量最强的也就是暹罗,他们拥有葡萄牙人为他们训练的炮队。

只不过这点战斗力还不够看,在港口被攻占后,双方很快达成了协议,将港口做为双方贸易的地点。

大明帝国的威严,不是暹罗人愿意去冒犯的。而高棉(柬埔寨)也不如后尘,只不过在中南半岛,态度上都较为温和,只是要求进行贸易。

相比之下,缅甸的态度则比较强硬,第一舰队到现在还在和缅甸大战,只是南洋方面兵力比较紧张。双方在马来半岛上的战争一时还没有结束。

而交趾方面,正在向西扩张。

对付中南半岛的局势,赵岩打算用交趾的兵力吞下整个半岛,不过这需要一些时间。

随着各商馆的成立,贸易需求也就上去了,无论是在南洋还是在中南半岛都可以倾销大量的商品。

而过了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后。贸易市场则更大了,印度有着广袤的市场,而欧洲人在印度洋也有许多商船。

各商馆都有增加货物供给的上报,只是印度方面的最大。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印度商人很快发发现做大明的生意很有钱赚,因为大明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军阀治世 最新章节第165章:熬出头,网址:https://www.dushuwo.net/61/61140/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