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伟人】(1/2)

作品:《帝国霸业之崛起

在上古传说中,也有三皇五帝这样的伟人,但多半可能只是部落首领,管辖的也许只有几千户。在秦始皇之前,能管一个统一的大帝国、且能一管到底的,不可想象。

秦始皇有了这么大的权力,自然会产生国家意志就是朕的意志、朕的意志无往而不胜的错觉。秦始皇在营建他的大帝国时,难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干些劳民伤财的事。

如果仅是在言论上限制“黔首”自由,问题倒还不大,因为绝大多数人不是靠嘴皮子或笔杆子吃饭的。可是浩大的工程、繁重的劳役,还有迁徙富户、卫戍边疆等等,都势必要影响到民生。

老百姓活得不安稳,他们也就不想让这帝国安稳了。这才是大秦帝国致命的软肋。

在秦始皇的功绩中,就有一些这样负面的东西,愈演愈烈,后患无穷,足可给后世统治者以刻骨铭心的教训。

他的负面“功绩”之一,是修建阿房宫。

秦始皇是喜欢豪华建筑的人,在灭六国时,每灭一国,就要把该国的王宫复制下来,在咸阳原样造一个,这大概算是历史上最早的“建筑世博会”了吧。这些宫殿群,规模达到什么程度?咸阳一带东西八百里,离宫别馆,连绵不绝。就算是有人“穷年忘归”——走上一年,也不能逐个看遍。

但这些建筑,仍不能让他满足。就在秦始皇亲政之后不久,即在丰镐(今陕西长安)开始营建空前绝后的超级皇宫——阿房宫。

这阿房宫,有多大?不好估摸。因为它修建了快10年也没最后完工。单说正殿的规模就很吓人,东西宽五百步,南北长五十丈,殿上可同时坐一万人,殿前广场上可容纳十万人。古代的人口少,设计这么大的广场想干什么?只有伟人才知道了。

宫殿的四周,回廊环绕。从殿前直通南山顶上的宫殿。又建有一座天桥,凌空飞架渭水,直达咸阳。

先秦时代的宫殿,不像明清的北京故宫那么世俗化,早先的宫殿更高、更复杂、更富有奇幻感。

阿房宫采用的技术,也是一流的。为防刺客混入,前殿用磁石做门,四夷来朝的使者中,如果有身怀利刃的歹徒,立刻就有机关“咔嚓”一声拦住。

秦始皇把灭六国时抢来的美女、钟鼓乐器,都安置在阿房宫,以至于“后宫列女万人,气上冲于天”!

唐代诗人杜牧曾做了一首《阿房宫赋》,把当年盛况想象了一番,估计与事实差不太多。开篇的第一段,就气势压人:“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这样的宫殿,施工延续了10年,罪孽真是大了。

秦始皇的负面“功绩”之二,是修建骊山陵。

深宫大宅是现世的住房,与营建阿房宫几乎同时,秦始皇又开始了修建来世的住宅,也就是后世叫做秦始皇陵的墓园。

秦始皇陵在咸阳的芷阳一带,占地56平方公里,其坟头经过两千年的风雨侵蚀,至今仍有46米高,屹立于临潼之南,与骊山并立。据考证,当年的高度竟有120米,令人目瞪口呆。

在这座宏伟的人造山丘下,有一个迄今未能知晓详情的地宫。为防泄密,当年修建地宫的能工巧匠,在始皇帝落葬后全部被封杀在墓中,因此地宫的建制、形状如何,没有片纸资料留存下来。

我们只能从《史记》上的只言片语想象这个地下世界——穿凿了三层地下水,用铜汁浇铸成墓室,将天下奇珍异宝搜罗来,堆积成山。又用水银制作了人造的江河大海,流动不止。天棚顶上画满天文景象,地面画着地理图案。又用东海人鱼的油脂做灯,长明不熄。

这样壮丽的地宫,绝大多数读者大概今生无缘得见了。但是从1974年在骊山脚下挖出的秦兵马俑坑来看,秦始皇陵有多神奇,就能品味一二。要知道,这个坑,不过是骊山陵外围的一个小小的部分。

它足以让一个人不朽!

这浩大的工程,确实保住了秦始皇的灵魂两千年不受侵扰,因为谁也组织不起那么大的一支盗墓队伍。

可是,伟业不可能凭空而起。修建阿房宫、骊山陵这两个大工程,不知耗尽了多少百姓的血汗。史料记载,共动员了70余万人,其中大多数是刑徒。

这就要提到秦始皇的第三个“负面”功绩了——法网太密。

秦法严苛,人民动辄获罪,当时的刑徒在服劳役时,要穿赭色衣服,《汉书》上说“赭衣塞路,囹圄成市”,可见犯罪者之多。

秦朝的律令,刑徒是没有刑期的,要一直服役到死。这就使几十万、几百万人毫无解脱的希望。人不怕苦,也不怕穷,就怕永无希望。遍地的刑徒,以及更多的害怕自己将成为刑徒的人,就成了大秦帝国潜在的掘墓人。

法家理论向来有神化法律的倾向,秦崇尚法家,传统上就是严刑峻法,到了商鞅变本加厉,主张“轻罪重罚”。秦始皇则集一切之大成,将帝国变成了一张大法网。

秦的法律相当完备,涵盖各个领域,超出了我们现代人的想象,涵盖了刑法、刑事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帝国霸业之崛起 最新章节第一百八十章【伟人】,网址:https://www.dushuwo.net/64/64068/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