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城主归来(1/2)

作品:《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

秋收的不理想本来就在预料之中,面对结果我也没有太多失落。

近2000亩地基本没有收成,而3000来亩地最多的亩产还不到150斤,总收成不到200吨!

这点粮食只够大楚码头和湘楚码头一年多一点点的纯口粮!可以说,这个收成只能满足不再向大楚村要粮食,却不可能建立起粮食储备。这倒让我有些羡慕起大楚所在的位置,那里的山地海拔要高一些,收成可以达到150斤到180斤的亩产,据说今年收成足有1000吨左右,足够大楚村现有的人口(2500口人)两年多的口粮!

为什么相距不过百多里地,就这么大的差距呢?

我对大江边上的多雨天气开始有些不满。

随着秋收,另一个消息从太昊传来:太昊与公孙豹的联军在有熊城取得大胜,狄人被驱赶出了少昊的地界,并俘获马匹1200匹,俘虏400余人。

俘虏随后被押往运城,从事建设工作。

这样的战果早在我的预料之中,倒也没有让我感到有太多惊喜。不过动辄数百人的俘虏数量让我联想到南戎的人数,不由得有些感概:南戎人要聚齐数百人都是一件极难的事情,北方的大族却可以聚集数千人进行战斗!

另一个随大楚村的太昊匠人带过来的消息是,从太昊抽调过来的数十名15岁以下的少年已经在大楚村学习语言数月,取得了一些突破,这些少年男女原本多是元方在太昊时的熟识朋友,到大楚初期得到元方不少指点,加上还有元方手编的教材辅助,进展很快。眼下已经多能和戎人进行简单交流。

这时我才真正得知元方的一个谬误。

戎人对本族名称地发音是“”,而元方告诉我的却是“”所以我一直把他们叫做“戎人”,实际上却应该叫“庸”人,这个族原本该是庸族,看来元方的学习差劲,也让我吃亏不小。

那大江以南的那些部族就应该是“南庸”了!

这是太昊优秀学生们在改编元方教材时。经过反复核对才从元方的发音中找出来的一个重要错误,其他错误不知道还有多少,现在这些太昊少年就在从事这样一项重要的工作:将太昊与庸族地语言教材进行修订和完善!

得到这个重要消息后,我有点啼笑皆非:后世所说的“庸人自扰”,应该不是这个“庸人”吧。

入秋以后。大江两岸的雨水开始减少,经过了首次长江汛期,我才第一次观察到大江水位的变化,应该说,这个变化并不是十分明显,水位大约下降了四五米,对大江的宽度和巨大地声势没有什么显著的改竞

这个世纪的大江,远比后世的长江宽广得多。

10月初,随着雨水渐少。造船和筑城两项工作都在加快取得进展。

大楚村的长老们不殚辛劳地再次出动,为大楚村寻找更多的加盟村落,同时也在秋收后为大楚城工地送来更多的劳动力。

大楚城墙的底部已经筑好,现在土坯的墙体已经筑到两米来高,原来搭建地木棚已经显得低矮不堪,只是我在阻止戎人过早地拆掉棚子。要等秋雨基本过去再拆,否则戎人早将棚拆光了。

看到船厂和工地上都没有我什么事,我终于可以花功夫去调教我的鸽子。

经过三个多月的饲养,第一挑孵化出来的鸽子终于可以展开训练。

这时的鸽子羽毛还没有完全长齐。还不会真正飞起来,最多是在鸽舍外旋空扑腾一下,展示一下初生的翅膀,由于我和梅梅一直在饲养,这些小家伙也不怕我们,有时我们刚走进鸽舍,饲料还拿在手里。就已经有性急地小鸽子扑到我们的肩上和手上来,开始抢食。相比之下。他们的父母对我和梅梅更为戒备,若不是被抢在鸽舍内不得自由,铁定不肯让我和梅梅接近他们的小宝宝们。

但我对这些小家伙也地确够意思了,从来没有限制过他们的自由,这一点让成年鸽子看在眼里应该颇为羡慕,鸽舍的大门白天一直是敞开的,只是到了晚上,为了防御天敌,我才把鸽舍的门关上。

11月中旬时,小鸽子们都已经不肯在鸽舍内多呆,每天最少有一半时间在鸽舍屋顶上空飞来飞去,只是到了午餐时间,我在鸽舍门外吹响午餐哨,这些家伙才肯下来用餐,有时干脆拉点粪在我头上以示亲热。

梅梅这时开始明白我所说的“好玩”是什么意思了。

此前无论是太昊还是“庸人”所在的大楚村里,人和鸟之间地关系从来没有这么亲密无间过。

但真正好玩的地方她还没有见识到呢!

这时元方回到了大楚城工地,半年没见,这位已经在南庸石岗村就任族长地大楚城主经过大楚码头时,只是简单地跟我和梅梅打了个招呼,就十万火急地奔向他的大楚城。半年没见了,梅梅有好多话想问他,却都没有机会,最后只得跟在后面,拉上我到了大楚城。

在*近大楚城的另一个山丘顶,我们追上了停在那里的元方,此时他已经下马站在那里,静静欣赏属于他的大楚城。

此时大楚城的土坯墙体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 最新章节第二百七十九章 城主归来,网址:https://www.dushuwo.net/68/68196/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