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打趣(1/2)

作品:《农女悍妃

果然不出颜秋霜所料,国公府的长辈们很快就接受了寿姐儿即将嫁给西南偏僻之地一个商人的事实。用老太君的话来说:“遇上那样大的祸事,一家四口能平平安安的已经是天大的运气了。如果没有徐二郎,寿姐儿兴许连命都没了,还谈何嫁人。况且徐二郎除了出身低微一些,其他方面都很出色,寿姐儿嫁他,不亏!这是一桩好姻缘。”

夏无忌也赞同老娘的话,觉得儿子儿媳答应婚事是对的。让家中其他人不要再就这桩婚事说嘴了。杨氏面上说好,回到重华院小声嘀咕着替颜秋霜难受,说她好不容易养大的闺女,却要嫁到那么远的地方,从今往后母女见一面都不容易。

夏骏却对老娘的感叹颇有些不以为然:“娘怎么能这么想呢?都向您这样,那人家那些在西南为官的家眷不一个个地都想不开了。”

大少奶奶刘氏瞪了丈夫一眼:“夫君瞎说什么呢?娘这不是心疼寿妹妹远嫁嘛,你以为所有人都像你这般铁石心肠。”夏骏一梗脖子:“我怎么是铁石心肠了。寿姐儿自己瞧着很中意这桩婚事,那徐二郎品性端方人才出众,寿姐儿嫁过去肯定能过得好。这门亲事我是很看好的。”

杨氏指着夏骏对儿媳妇道:“这就是个没心没肺的,咱们跟他说不清楚!”夏骏摸了摸鼻子,悻悻然出去了。

夏家人自己对这桩婚事没有过多的不满,可是其他人却不这么看了。夏家的姻亲或者与夏家交好的人家,虽然表面上恭贺,私底下却忍不住替寿姐儿惋惜。

妒恨夏家深得圣恩的人家,则暗自高兴。甚至不怀好意地猜测寿姐儿是不是跟那徐二郎有了首尾,夏荣夫妇为了遮丑才不得不答应这门亲事。

当然他们也就在自家说一说,到了外头却是不敢乱传一句话的。因为馨宁郡主之所以会中毒落水又被徐二郎所救,是因为大楚出使黎国使团一行人遇到了黎国刺客的袭击,这门亲事真正的起因还是国事。

徐二郎的人帮助大楚使团的人打退黎国刺客立了大功,皇上都提出嘉奖他。谁若是乱传就是跟皇上过不去。当然更重要的是徐二郎又不是单独和馨宁郡主在那西南边境的山谷度过一天一夜,安南王妃的母亲,馨宁郡主的外祖母可是一直在场的。

据说安南王夫妇之所以同意这门亲事,是因为孟老安人觉得徐二郎是个难得的君子,是外孙女的良配,大力劝说女儿女婿答应亲事。

不过此时整个京都最难过的还是卫国公家的小八爷,武平侯府的嫡长孙丁景和魏王府的鸿四爷。这三位小爷这两年可说是明争暗斗,有那知情的都以为馨宁郡主日后铁定会嫁给这三位中的某一位。

谁知道馨宁郡主跟着爹娘去了一趟西南,居然就将婚事给定下了。这就好比一个绣球,三个人你追我抢,推拉跳拽了老半天,临了被一个不知道打哪儿来的小子一手将那绣球给抢到了手,你说气人不气人!

当然人们更多的还是好奇那名不见经传的徐子丰徐二郎,不过一介区区商贾却能帮助安南王一行人打败黎国刺客。

馨宁郡主芳名远播,那是京都高门贵女中模样最出挑的姑娘,若不是年岁小太子妃的位置都可能是她的。这个徐二郎的长相不知道配不配得上馨宁郡主。

然后就有人传出了这样的话,人家徐二郎在西南可是有“玉面郎君”的美名,长相是极其出色的。自己又有本事,小小年纪就掌管着家中偌大的买卖摊子,带着商队走南闯北,见识手腕都不低,不然眼高于顶爱女如命的安南王夫妇不会答应这桩婚事的。

安南王府的人却是懒得搭理这些闲言碎语,大家一门心思地给寿姐儿操办起了嫁妆。当然徐二郎和齐哥儿的书信往来还在继续,不过这回人家在给小舅子的书信里光明正大地问起未婚妻的情况来了。

不过除了明面上的问候,人家私下里是不是单独给未婚妻写信就没人知道了。反正安南王妃对此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徐家小子跟女儿相隔遥远,没机会干坏事,纸上诉诉衷肠什么的那是在可允许的范围之内的。

因为京都道西南路途实在太过遥远,徐家主动提议自己在京都置办一座宅子,到时候徐二郎和寿姐儿就在京里成亲,成了亲之后再回西南。横竖徐家不缺银子,而且这样的话女儿还可以在京都多待一些日子,安南王夫妇求之不得,一下就同意了。

从三月开始,大楚和黎国联军开始清剿抢劫大楚和黎国商船以及沿海村落的西越海匪。清剿行动持续到八月,西越国海匪驻扎在各大海岛上的大小巢穴以及作恶的船只,基本上都被捣毁了,前前后后活捉海匪两万余人。自此西南沿海海匪之患基本解除。

在这场清剿行动中,徐二郎所立功劳最大。他以及他手下的人不光负责给官府提供情报兼带路,徐二郎自己还亲自上阵杀敌。

此人自幼长于西南水性极好,而且还通拳脚功夫,匪首跳海逃跑,是他追上去生擒回来的。为此皇上特地下旨召他进京嘉奖,当然主要也是皇后太子这些人想亲眼看看即将娶走寿姐儿的人到底长了一副什么样子。

万众瞩目当中徐二郎徐子丰进京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农女悍妃 最新章节第311章 打趣,网址:https://www.dushuwo.net/79/79521/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