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证据(1/2)

作品:《混在古代搞工业

郡守府,器械司。

随着最后一声铁锤的落下,那块刚刚从融融状态被放入模组中凝固的的方向盘被打造成型,闷热的气流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铁矿,已经奇缺,来自荆州的救援已宣告中止,荆州诸郡不是傻子,白白支援他人众多的铁矿,那自己郡的产业还发展不发展。

要知道大汉朝的军队,铠甲与装备主要来自铁矿与铜矿的冶炼制造,而每个州的开矿程度与利用程度不尽相同,据张文忠的了解,因为资源分布的不均匀,浙东地带的铁矿极少,甚至可说是千山出一矿,现在利用的,大概都是前人偶然间挖掘的矿脉,听矿、看矿,这一切都不容易,虽然现在孙奇开设了地质学,但也只是教授大家认识一些简单的矿石和玛瑙,还有一些识别矿石的简单方法,当然,这对于开采矿脉,也不至于半点用处都没有,比如前一阵子在平湖县,有名农民在用自动除草机在地里工作时,竟然将除草机崩坏了,后来一看是除草机中卡住了一个石头,这石头不是他物,经过文正学堂的学生的观测,这是一块铜矿脉石,只要有脉石出现,就说明这附近存在一处矿脉,最后人们沿着脉石的方向挖地三尺,最终发现一处不大不小的铜矿。

张文忠几乎是跑遍了所有地方,终于凑够了蒸汽机车所预算的铁矿,当然,铜矿也在其中算着,比如那些精巧的轴承和飞轮,就需要铜的支持。

当然,凭着地方上的铜矿,完全无法支持蒸汽机车的制造。好在孙奇及时的引进了一种胆矾炼铜法,因为在平湖县发现一处苦泉,泉水流出来形成了溪流,将那些水盛出来用火煎烤便可以制成胆矾,然后胆矾又可以炼制成铜。

用来煎熬胆矾的铁锅,时间长了也会退化成铜质。当然,那些水可以变幻成铜的谣言,五行变换之说,几乎都是假的。钟乳石、姜石等也可以用来辅助炼制铜。

这种方法也是江宁用来和荆州谈判的筹码,江宁提供炼铜方法,作为交换荆州支援给江宁铁矿。

“兄弟们,还差七个铁轮,加把劲,郡守大人还昏迷未醒,孙奇大人在努力为我们争取铁矿资源,大家一定要努力在甘三号将蒸汽机车完全组装出来,否则江宁以后的未来,必定会暗淡无光。”

那些工匠们都知道,他们在这里做苦工,并不是说被官府强制性压过来干活,这是他们的一种荣耀,江宁的发展,他们也在默默尽一份力,这是江宁梦,也是大汉梦。因为器械司的司长也在和他们一块流汗,一块挥舞大锤,打造模型。

彻夜在干活,努力在打造,这是宿命,也是证明自己品质的方法。

神龙江边,杨家的那所秘密码头,岸边听着五艘船,水月一色,月光圆满,将大地照的亮如白昼。

其中一艘船上,甲板下面那藏满着货物的空间,有人声传来,要知道杨家的人一般不会在码头留人看守,因为但凡是知道杨家的产业,那十里八乡都不会有人打什么主意,当然,除了孙奇。

甲板下层,这是一处空旷的仓库,其中陈列着数十箱货物,上前细看的话,就是今晚那些工匠搬运进来的货箱。回音响彻仓库,传来两人的对话,乔云用手指轻轻敲着身前的木制货箱,感受着其中传来的品质。

“别这么见外,直接打开看,用手隔音判物是听不出来什么的,一般大家族运输走私品都会在货物周围裹上一层棉花,以减轻铁块对货箱的影响。”

找了其中一个看起来比较小的货箱,孙奇用扳手将用于固定的木钉卸下,逐层开启,拿走包裹货物的棉花,随手扔到一旁,孙奇的手使劲往下探,直到被一种坚硬的物体阻挡住。

那冰凉坚硬的触感,规则成块的形状,孙奇不用猜就知道是这是杨家私藏的铁矿。但为了保险起见,还是让乔云测一测,万一这是一船的石头呢。其实铁的密度孙奇也知道是7 9克每立方厘米,但当时并不是这样测算的,而是用相当于重量的斤两除以体积的尺寸,得出的结果,虽然不是7 9,但是换算过来的话,业相差无几。

“乔云,快过来算算。”

拿出一个小小的秤砣,这是孙奇在前一阵大制造期间随手弄出的秤砣,要比石头计量重量的方法准确很多倍,如今浙东郡守府中流行着这种测重方法。

铁块的密度自然不用细算,身为翰林大学士的乔云,早已了解覆水测体积的巧妙方法来测量物体体积。乔云在这方面也告诉我们,一些宝贵的定律,并不是从外国人那里传过来的,只是他们有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整理成册,编辑成书流传下来,而我大汉的许多发明创造和珍贵学识的大智慧,都湮灭在历史的长河里。

经过一番测算,握着手里的那块石头细细看着,很明显证明了这就是铁矿,杨家确确实实的,在未给商务司提交运货令的前提下,偷偷在船上存储了数目如此之众多、重量如此之重的铁矿,要知道铁矿可是一个郡的支柱产业。军备、零售等行业都离不开铁矿的支援,前几阵吴郡联合其余四郡对江宁实行货物管制,铁便成了江宁的软肋,直到有荆州的倾囊相助,才算度过了那阵艰难的岁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混在古代搞工业 最新章节第一百四十五章 证据,网址:https://www.dushuwo.net/8/8307/145.html